我經常見到我旁邊的那個女生加班。
每次我們都走了,看著她還在手忙腳亂的在做報表。
有一次我好奇的問她的主管:是不是你給她布置的工作太多了?
她主管卻說:我們都是每人負責一個品牌,工作強度都是一樣的。如果她經常加班,那是因為她工作效率低。
高效的人做起事來是什么樣子呢?
《歡樂頌》里的安迪可以一邊給員工開會一邊幫曲筱綃翻譯上海菜,一邊分析股市動態一邊給老譚打電話。
有的人可以同時處理多項事務有條不紊,而有的人卻無法集中精力把一件事情辦好,為什么會有這種差別呢?
是因為人們閱讀或收聽信息時,抓住多少信息和你的注意力直接相關。譬如你正在研究一個市場動態時,如果不斷地想其他事情或者被外界環境干擾,你的思緒不斷被打斷,讓你無法專注,導致思路走偏。于是你不得不從頭開始整理,找到之前中斷的思路。
而專注力強的人,能夠持續處理信息,即使是處理多項信息,也能夠做到專注,不會輕易分心。
在學校里,學習好的,也往往是那些聽課足夠專心的孩子。
如果專注力足夠高,那么,做事的效率會大大提升。
那么,該如何提升專注力呢?
有本書《如何成為學霸》里講了提升專注力的技巧。這本書的作者羅德.布雷默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高材生,他用了30年的時間,專門研究、實驗如何開發使用大腦的技巧。這本《如何成為學霸》里列舉了很多如何利用大腦,提升學習能力的技巧。包括如何提升專注力,提升記憶力,如何速算、速讀等。
專注力是實現這一切的基礎。所以,我們重點就如何提升專注力來做以詳解。
一、冥想提升專注力的科學依據
大腦有一個額葉區,負責接收信息,向神經發出信號,這個信息會把信號和奔向的內容和相關腦區練習起來,這就是專注力。
額葉區是決定效率的關鍵區域,同時掌管專注力,短時記憶,信息處理,統籌其他資源的調配等多項功能。
而冥想可以提高大腦左葉前部的活躍度,可以引起代謝速率,血壓、呼吸、大腦活動和注意力分配的變化。冥想還有助于強化治療、減少焦慮和保持情感的良好平衡。而腦波數據顯示,長期冥想者,腦部的伽馬波(與感知、認知的清晰度有關)會占主導。
定期和長期練習還能改變激活區域的灰質體積,尤其是在腦島和前額皮質區域,長期的冥想練習者通常會擁有大量增加的灰質體積。
右側為長期冥想的腦部灰質體積
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在2005年發現,打坐可以使腦部負責注意力和處理感官輸入信息的區域灰質加厚,而且時間越長加厚越明顯。
二、如何冥想
冥想就是放空自己。不斷的把思緒拋開,在經過放手的過程,進入深入的領悟。
冥想中,要避免出現消極情緒,如果出現:“這沒用”,“太多思緒讓我分心”等想法,應避免這些想法帶來的不必要的焦慮。
冥想的姿勢:脊柱:腦椎、胸椎順直一條線
胸部:微微含胸、忌挺胸
腹部:不挺肚子,也不刻意收緊(做到脊柱順直)
讓身體放松,不要緊繃身體
冥想的呼吸:閉上嘴,舌尖抵住上顎,用鼻子吸氣,腹部隨吸氣慢慢向外擴張,吐氣時緩慢將腹部向內收。不要刻意呼吸。
訓練時間:餐前1小時或餐后1小時。
三、冥想的一些技巧
在冥想中,可以利用一些技巧來讓自己更適應,堅持的時間更久些。
譬如唱誦禱文:選定一段你唱誦起來最舒適并且有意義的禱文,然后讓它成為你冥想時的專用禱文。就如同佛教的打坐一樣。
還可以利用文字:拿出一張白紙,用粗黑筆寫下一個文字,然后凝視這個文字或字母一分鐘。專心地盯著它看,不做任何分析。
利用背景音:在安靜的環境訓練一段時間后,可以到嘈雜的環境中練習。這一技巧有利用掌控環境。你可以在火車站、汽車站,機場或集市進行練習。
《如何成為學霸》這本書中還列舉了很多技巧,譬如利用三維物體、利用倒數、冥想中回憶觸覺等方式。技巧只是輔助,關鍵是冥想時按照方法,堅持下去。
四、訓練計劃
知而不行,是為不知。
羅德給出了具體的訓練計劃,可以參考此計劃堅持訓練。注意以下幾點:
1、 每天進行訓練,早中晚各10分鐘。如果時間不充裕,可以只進行一次10分鐘的訓練,但要持續。如果有漏掉一天,要堅持繼續,但不必用雙倍的時間追趕進度。
2、 每兩周用倒數技巧測量訓練進度。即在冥想時倒數數字。如果倒數數字增長,則說明專注力時間有增長。
3、 持續定期練習,才能保持技能。持續訓練十二周后,不要停止訓練。
成為高效能人士,不僅要提高專注力,記憶力,速度速算能力也同樣重要。這本《如何成為學霸》進行了很詳盡的分析和訓練規劃。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要行動起來。
先從冥想開始吧,每天堅持10分鐘,你會看到不一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