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根本之策,明確提出要把河北發展的戰略基點轉到科技創新上,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河北省上下形成科技改革與發展的嶄新局面。
京津冀協同創新的基本格局已形成。河北省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機遇,著力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以協同創新引領協同發展。2016年,重大戰略平臺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河北·京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獲批首個國家示范區;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帶,獲批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京津冀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國家正式批復實施。京津創新要素加速向河北省聚集,與京津合作共建的科技園區達55個、創新基地達62個、創新平臺達157個,引進京津高科技企業達1300多家,一大批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落地轉化,技術成交額達93.2億元,增長了48.7%。
產業轉型升級的內生動力增強。河北省著力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實施了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和示范工程,加快建設園區基地平臺,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科技支撐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能力明顯提升。2016年,河北省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2147.5億元,占工業增加值的18.4%,再創歷史新高;高新區發展活力增強,省級以上高新區達到30家;新建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48個,總數達到410個;10項重大成果獲國家科技獎勵,280項成果獲省級科技獎勵;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達5.5萬件和3.2萬件,增長24.5%和5.6%;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12件,增長27.8%。
企業主體呈現快速發展的蓬勃態勢。河北省堅持把發展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作為活躍經濟的新動力,多方配合、全力推動,兩類企業呈后發迅猛之勢。2016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3萬家,總數達到4.2萬家;新增科技小巨人749家,總數達到2162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00家、為歷年之最,總數達到2031家。圍繞破解企業發展的瓶頸制約,優化政策扶持,建立了科技創新券等普惠性創新制度;加大基金投入,新設了兩支規模10億元的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并首設了5000萬元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強化金融服務,新建20余家科技支行等科技投融資機構,設立6700萬元科技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積極發展專利權質押融資、專利權作價入股、專利保險等新型金融工具。
創新創業生態漸趨濃厚。河北省著力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聚焦激活創新主體、促進成果轉化、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等,出臺了“3+N”等重大改革舉措,制定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實施了科技英才“雙百雙千”工程,大力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創業服務模式,營造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2016年,建設各類眾創空間超過300家,其中國家級72家,入駐創新團隊和小微企業5000多個,創客近2萬名。引進高層次產業創新創業團隊30個、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英才154名,新建院士工作站45家,選派“三區人才”科技特派員69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