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療月經不調
婦女月經不調,是指月經失去正常規律性,經期、經量、經色等出現異常。
自我診斷:月經推遲7天以上,經量少而經色淡灰,畏寒吸熱,小腹痙攣,頭昏眼花,為月經后期;月經先期而至,甚至每月2次,經色鮮紅,伴有煩熱、口干渴、喜冷飲等,為月經先期。
家人灸療穴位:
穴位名稱 位置 主治 灸法
腎俞穴 命門穴旁1.5寸。 《針灸大辭典》云:“主治月經不
調,腰背痛,腎炎等。” 艾條灸5~15分鐘,
艾條灸20~30分鐘
自我灸療穴位:
中極穴:腰部正中線,臍下4寸處。
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白帶多、子宮脫垂。《玉龍歌》曰:“婦人赤白帶下難,只因虛敗不能安,中極補多宜泄少,灼艾還須得意看。”
灸法:艾條灸10~15分鐘,艾罐灸20~30分鐘。
關元穴:腹部正中線,臍下3寸處。
主治:《針灸學》道:“主治月經不調,崩中漏下。”
灸法:艾條灸10~15分鐘,艾罐灸20~30分鐘。
奇穴經中穴:位于腹下部正中線,臍下1.5寸,左右旁開各3寸處。
主治:《針灸奇穴》說:“主治大小便不通,淋病,月經不調,赤白帶下,腸炎等。”
灸法:艾條灸5~10分鐘,艾罐灸20~30分鐘。
太溪穴:內踝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主治:月經不調、痛經、失眠等。
灸法:艾條灸3~7分鐘。
特效反射區:雙足拇指趾腹的中央。
主治:垂體本身功能失調造成的疾患(侏儒癥、肥胖癥、尿崩等)及內分泌系統疾患,兒童發育不良,智能低下,以及更年期綜合癥。
灸法:艾條灸10~15分鐘。、
老中醫按語:月經不調多由優思郁結,久郁化火,以致血熱妄行所致,或因寒邪留滯胞宮,陽虛血衰,經血不能按期來潮所致。灸療本病,以三陰交為主穴,先期者以太沖、太溪為重點,后期者以關元、腎俞為重點,奇穴為輔助。
醫生建議:月經不調的治療,器具用四孔艾灸盒,三年陳艾條既可,每天各穴位灸一次,10次為一療程,初期試用治療需四孔艾灸盒一個,三年陳艾條10盒,長期堅持灸治,會有明顯效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