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說的是一件沉重的事情,那就是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不要輕言治愈。
我看過一些清代的,民國的,當代的醫案,對于一些復雜的慢性病,洋洋得意地寫一劑愈,二劑愈,這樣的醫案堆積如山,汗牛充棟。
既然這樣妙手回春的國手,大醫,比比皆是。
為什么我們目之所及,依然有大量周游全國,遍訪名醫,卻病不得愈的患者呢?
我曾經治療過一個長期慢性腹瀉的患者,他也是游歷各省,甚至看過幾個國醫大師。
但是病情依然反復。
后來找到我,大概喝了5劑中藥,大便成型了,規律了。
辛虧他有我的聯系方式,一周后,我得知,他又復發了,稀便一天七八次。
于是我恍然大悟,不能說那些醫案都是錯的,很可能,是因為這些醫師沒有條件長期隨訪而已。
微信,手機短信,這些工具給了我們長期隨訪的條件,所以,我們才有可能對患者進行持續,也才有可能為后來者留下更真實可靠的醫案。
所以,醫師不要輕言治愈,多觀察一段時間再說,甚至要學會終身隨訪。
而患者也要有耐心,全國到處亂跑,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