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企業為了減少管理人員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都會采取勞務派遣或者是勞務外包的形式來解決用人問題,而作為勞動者,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也會遇到這些情況。對勞務派遣和勞務發包,你了解多少?當發生糾紛時你又知道如何維權?
1 勞務派遣和勞務發包的含義不同
勞務派遣是指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單位派遣人員到用工單位從事用工單位安排的工作內容的一種用工形式。
勞務外包是指企業將公司內的部分業務或職能工作內容發包給相關的機構,由其自行安排人員按照企業的要求完成相應的業務或職能工作內容。
從概念上來看,兩者的區別在于勞動派遣是把員工派到別的單位進行工作,是一種用工方式;而勞動發包是把公司的業務外包給別的企業去完成,是一種企業的經營模式。
2 勞務派遣和勞務發包的管理主體不同
勞務派遣適用的是《勞動合同法》,勞動者和派遣公司簽訂的是勞動合同,派遣公司雖然把勞動者派遣到用人單位,但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是沒有任何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與派遣公司才真正存在勞動關系。勞務派遣中勞動者要接受用工單位的管理,嚴格遵守用工單位的規章管理制度。
而勞務發包是發包單位與承包單位簽訂的合同,適用的是《合同法》,外包中的勞動者主要是由承包單位進行管理,發包方不得直接管理勞動者。
3 勞務派遣和勞務外包的用工范圍不同
勞務派遣,一般來說是派遣單位從某個部門中抽幾個人去用人單位進行工作,具有臨時性、輔助性和代替性的特點。
勞務外包是把公司業務中的某個部分進行發包給承包方,發包方只注重工作的成果,并不關心完成的過程。承包方只有在工作成果符合約定時才能獲得相應的外包費用,外包員工的勞動成果的成敗風險與發包方無關。
4 勞務派遣和勞務外包的法律風險不同
勞務派遣適用的是《勞動合同法》,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向其按月支付報酬。勞動者在勞動派遣期間受到傷害,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按《勞動合同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勞務外包適用的是《合同法》,發包單位與承包單位之間按雙方合同承擔權利義務,發包單位對承包單位的員工基本上不承擔責任。
5 簽訂勞務派遣和勞務外包合同企業應該注意的問題
勞務派遣和勞務外包都是企業常用的形式,在實踐操作中,企業還是要注意以下事項:
1.合同名稱上必須明確說明是勞務外包合同還是勞務派遣合同。
2.明確合同的標的以及結算方式。合同的標的是“事”還是“人”,費用結算方式是工作量還是服務時間。
3.明確對勞動者的管理責任主體。
4.約定稅收財務處理。
在勞務外包合同中,說明勞務費用稅收的處理,可以約定企業支付的費用是含稅價,要求承包單位提供發票。
勞務派遣合同中說明,勞動者的工資稅收由勞動者自己負擔,與企業派遣費用的結算可以約定稅收及發票處理。
從目前我國對勞務派遣和勞務外包的法律來看,對此規定的法律還不是很完善,用《勞動合同法》和《合同法》的特別規定來規范這兩種情形是遠遠不夠的,應當借鑒其他國家地區的經驗,結合我國勞動派遣和勞動外包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門立法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