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攝影的過程中,會運用到各種各樣的構圖法,而這些構圖法是藝術家們歷經多年總結、沉淀、研究而成的,一種在攝影上呈現畫面美的形式,也是一種視覺審美經驗,對攝影起到了重要的參考與輔助作用。
熱愛電影的朋友們應該也不難發現,其實電影鏡頭中存在很多構圖方法,視覺審美是相通的,這些構圖法同樣適用于攝影當中。這也就是為什么人們常說一部好的電影:“隨手截圖就是一幅攝影作品。”
幾種常見的構圖法
首先來看看我們熟悉的一些構圖法。
1. 三分法
三分法是攝影里最基礎的構圖法,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一些運用了三分法的電影截圖。
三分法構圖
《肖申克的救贖》截圖
三分法讓畫面更簡明有力,刻畫主體的時候視角上平衡舒適,是一種簡單又常見的構圖法。
2. 對角線法
對角線法即講畫面主體呈對角線形式展現,此法的導向性較強,因為拍攝出來的畫面具有延伸性與空間感,視覺上更為立體,運用對角線法時,免不了畫面會留白,因此又給人一種干凈的感覺。
對角線法有別于其他中規中矩的平穩構圖,它本身帶有幾分俏皮與動感。
3. 對稱法
常見的對稱法有幾種左右對稱、上下對稱、中心對稱等。
對稱法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畫面平衡、穩定,對稱的部分互相呼應,有一種嚴謹整齊之感。
中心對稱
4. 三角形構圖
三角形構圖,是以三個視覺中心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時是以三點成面幾何構成來安排景物,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的構圖方法。三角形構圖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靈活的特點。
以下是一些利用了三角形構圖拍攝的攝影作品
5. 圓形構圖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方形與圓形的結合在視覺上亦是給人一種約束規矩的體驗,若運用得當,可使畫面主體占據了中心主導位置,少了周圍多余的景物,讓人們的視線聚焦在圓形里。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中便運用了這種構圖法,我們通過電影截圖感受一下。
附上幾張圓形構圖的攝影作品 :
6. S形構圖
顧名思義,這類構圖是以“S”形從前景向中景和后景的延伸,畫面構成縱深方向的空間關系的視覺感。空間感較強,畫面生動,通常用于蜿蜒的河流、道路等場景的拍攝。
電影中的S形構圖
攝影中的S形構圖
7.X形構圖
線條、影調按X形布局,透視感強烈,有利于把視線由四周引向中心,或者景物具有從中心向四周逐漸放大的特點,常用于建筑、公路、大橋等題材。
電影中的X形構圖
攝影中的X形構圖
8. 矩形構圖
這種構圖法就是傳達一種中規中矩、四平八穩的視覺感,由于它的取景點需要四點成形,且相互接近垂直,因此這種構圖常見于建筑與靜物,且多數均為框形構圖。
電影中的矩形構圖
攝影中的矩形構圖
矩形構圖:
電影里的攝影藝術效果
1.抽色效果
前面我們的講過手機如何完成抽色效果的推文中提到過,抽色效果的最重要的一個藝術特點就是突出特定景物,形成色彩與黑白的對比,鮮明主題。
電影《贖罪》截圖
2.廣角魚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