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現實生活中,中年結合的二婚夫妻能夠在一起一輩子的并不在少數。共同的孩子是婚姻的一個粘合劑,但是卻不是維持婚姻長久的唯一因素。二婚夫妻即使沒有共同的孩子,也一樣可以相愛相伴一輩子。
夫妻兩人從相處之初,就是因為彼此建立情感連接,有共同生活的強烈意愿,從而結為夫婦共同生活。此時兩人僅僅是因為感情而在一起,還沒有共同的孩子。可見,兩人走在一起最初的原因,并不是孩子,而是情感。
而二婚夫妻的結合,同樣也是因為情感,也是把相伴余生作為目標的,這一點上跟初婚夫婦是一樣的。既然在大家眼中初婚夫妻能夠相伴一生,那二婚夫妻也沒有理由不能一起走過一輩子。
相反,如果婚姻是靠外在條件的捆綁而不得不在一起的話,那即使是能夠過一輩子,對于雙方來說也是一種痛苦的煎熬。那些感情破裂的夫妻,因為孩子而不得不勉強在一起將就生活,這樣的生活何來的幸福?
所以說,捆綁有時候雖然能夠使兩人不分開,但是卻無法使兩人的心靠的更近。即便是二婚,只要兩人由相愛開始,在生活中互相理解支持,最終形成長久的相伴之愛,那共同幸福的走完一輩子也就順理成章了。
我們都渴望跟伴侶共同走一輩子,這體現了人對于幸福的追求。然而,這其實是把一起走一輩子跟幸福一輩子畫上了等號。實際上,幸福的夫妻能夠相伴一輩子,但走過一輩子的夫妻未必幸福。
這里所說的問題就是,幸福應該是內心真實的情感體現,而不是兩人捆綁一輩子的形式。《都挺好》中的蘇大強的婚姻生活,也算是走完一輩子,可是我們很難說他的婚姻是幸福的。所以說,一輩子的形式不是我們的追求,內心的幸福感才是。
二婚夫妻如果有共同的孩子,是會對婚姻關系的形式有加持作用。但如果因為一些原因,無法擁有共同的孩子,也不會影響二人能夠幸福的生活一輩子。因為幸福源自于內心真實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形式。
當然,二婚夫妻可能會面對一些特有的困難,比如雙方各自的孩子的相處,以及社會關系的重新融合。但只要在雙方情感融洽的基礎上,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總而言之,二婚夫妻沒有共同的孩子,并不影響共同幸福的走完一輩子。夫妻能否相伴一起恩愛一生,是彼此的情感起決定作用,而不是外在條件的捆綁。希望那些沒有條件擁有共同孩子的二婚夫妻,能夠放下思想包袱,依然保持共同走完一輩子的信心。(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