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無意中翻出舊藏,是趙孟頫的蘭亭十三跋拓本,舊藏來源于民國著名碑帖收藏家楊昭雋(潛庵)。
蘭亭十三跋拓本是根據趙孟頫原書真跡上石,本來墨跡和拓片共存的情況下,拓片顯得沒什么意義。后來不幸的是蘭亭十三跋的墨跡被焚燒,只搶救了一些殘片,所以想一度全貌只能靠流傳的拓本了。
小編在看拓本的時候忽然有個想法,就是把尚存的墨跡和拓片放在一起對比,看看刀法和筆法的區別,以便學習之用。
啟功先生有一首詩寫到:
少談漢魏怕徒勞,簡牘摩挲未幾遭。
豈獨甘卑愛唐宋,半生師筆不師刀。
當然此處啟先生所說師筆和師刀,是泛指帖學和碑學。為什么帖學墨跡會更好呢?不妨對比下看,便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