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驗電筆是電工常用的一種輔助安全用具。用于檢查500V以下導體或各種用電設備的外殼是否帶電。它有鋼筆式和螺絲刀式。由氖管(俗稱氖泡)、電阻、彈簧等組成,使用時,帶電體通過電筆、人體與大地之間形成一個電位差,產生電場,電筆中的氖管在電場作用下就會發光。一支普通的低壓驗電筆,可隨身攜帶,只要掌握驗電筆的原理,結合熟知的電工原理,靈活運用技巧很多。
測電筆
當測電筆去檢測某一導體是火線還是零線時,通過測電筆的電流(也就是通過人體的電流)I=加在測電筆和人體兩端的總電壓U,除以(/相當于分數線)測電筆和人體兩端的總電阻R。
測火線時,照明電路,火線與地線之間有電壓U=220V左右,人體電阻一般很小,通常只有幾百到幾千歐姆,而測電筆內部的電阻值通常有幾兆歐左右,通過測電筆的電流(也就是通過人體的電流)很小,通常不到1毫安,這樣小的電流通過人體時,對人沒有傷害,而這樣小的電流通過測電筆的氖泡時,氖泡會發光。
測零線時,U=0,I=0,也就是沒有電流通過測電筆的氖泡,氖泡當然不發光。這樣我們可以根據氖泡是否發光判斷火線還是零線。
測電筆的電阻值在幾兆歐左右,通常測量220V電壓是不到1毫安電流。
測電筆
測量線路中是否有電壓
這是測電筆最常用到的一種功能,即以正確姿勢握住電筆,以筆尖觸碰導體。電筆亮燈,則證明線路中存在電壓,不亮燈,證明電路中無電壓。
但在實際使用時需要注意,不能單獨通過電筆的亮與不亮來判斷電路的正常與否。例如,未使用狀態下正常的零線和斷路的零線,都無法點亮電筆,但前者屬于正常現象,后者屬于故障。再比如,正常狀態下的火線和錯接的零線,都可以點亮電筆,但前者屬于正常現象,而后者屬于故障。
測量相線的同相或異相
沒有區分線色的電路,在維修時絕對會讓人頭疼。單相電路還好,如果遇到三相電路,那可真是頭大了!
但是,電筆卻有一個神奇的功能,能夠輕易的幫助你測量相線的同相或異相。
測量時,左右手各持一根電筆,站在絕緣的物體上。將兩支電筆同時觸碰兩根電線,如果兩根電筆的亮度較低,則表明此時測量的兩條線為同相(都是相線)。如果兩支電筆的亮度較高, 則表明此時測量的兩條線為異相(一根相線一根中性線)。
用這種方法,可以很快的篩選出三相電路中的三根相線和一根中性線。
區分交流電和直流電
首先是從亮度上區分,電筆測量交流電時的亮度,要明顯高于直流電。
其次是從電筆亮度的位置區分。電筆的發光體,叫做氖管,是一個長條的形狀。測量交流電時,整根氖管都會發光;而測量直流電時,氖管只有一端發光。
測量直流電的正負極
上一段中我們說到,在測量直流電時,氖管只有一端發亮。此時可以通過氖管發光的位置,判斷電源的正負極。
測量電源正極時,氖管靠近筆尖的一端發亮;測量電源的負極時,氖管遠離筆尖的一端發亮。
測電筆
用驗電筆驗電時,操作人員應保持操作穩定,不能將筆端同時接觸被測的兩線上,特別是檢驗靠的很近的接線端頭時,更應格外小心,以免造成誤碰、誤觸而造成短路傷人。
人手接觸電筆的部位一定在試電筆頂端的金屬,而絕對不是試電筆前端的金屬探頭。
使用試電筆要使氖管小窗背光,以便看清它測出帶電體帶電時發出的紅光,筆握好以后,一般用大拇指和食指觸摸頂端金屬,用筆尖去接觸測試點,并同時觀察氖管是否發光。
通過本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測電筆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在線評論哦,小編會及時為你們解答,喜歡的請點一下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