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百度百科釋義為:從示從畐,順天垂象(示),腹滿(畐)之義。
漢·曹全碑
漢·禮器碑
古稱富貴壽考等齊備為福,甲骨文里的“福”意為兩手捧酒壇把酒澆在祭臺上,是個會意字。《說文》:“福,佑也(本作祜也)。”意為幸福吉慶。《禮記》曰:“福者,百順之名也。”表示“福”有順利、諸事如意的含義。《尚書·洪范》曰:“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五福” 講求長壽、富裕、安康、有德行,老年無疾而終,幸福完美。韓非子曰:“全壽富貴之謂福。”提出了長壽加富貴就是福的概念。
晉·王羲之
晉·衛瓘
唐·褚遂良
唐·歐陽詢
唐·顏真卿
唐·柳公權
唐·懷素
唐·孫過庭
歐陽修《紀德陳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詩云:“事國一心勤以瘁,還家五福壽而康。”認為五福的核心,就是是長壽、健康。盛行于明清時期的“五福捧壽”,以五只蝙蝠環繞壽字飛舞為圖案,彰顯了以長壽為中心的五福觀念。
宋·趙佶
宋·歐陽修
宋·米芾
宋·米友仁
元·趙孟頫
中華民族福文化由來已久,春節貼“福”字,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祝愿,而民間將“福”字倒過來貼,“福到了”的意思更加強烈。今天,小編集選了25個福,讓我們有福之人帶回家吧!
明·朱棣
明·董其昌
清·道光
清·陳洪綬
清·鄧石如
清·何紹基
清·金農
清·王褆
清·吳大徵
清·楊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