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清華大學建筑學專家王南
北青報:您聽到巴黎圣母院被大火燒毀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什么?情感上帶給您的最大的觸動是什么?
王南:
第一反應是非常震驚,簡直是難以置信。一覺醒來巴黎圣母院居然著火了,我的情感上是非常非常難過的。因為從我自己來講,在西方古建筑里面我最喜歡的就是哥特式建筑。
巴黎圣母院應該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教堂之一,也是巴黎最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這一次肯定是損失異常慘重,應該說從1345年整個大教堂完工落成以來,這是最慘烈的一次事故。
巴黎圣母院西立面圖 王南繪
北青報:您之前去過巴黎圣母院嗎?在建筑學界巴黎圣母院是什么地位?
王南:
我2002年第一次去巴黎圣母院,2003年又去了一回。盡管是十幾年前了,但是還能回想起當時的感覺,去實地看了之后很激動,除了大家常能看到的主要正立面、圣母院內部的輝煌大廳,其實里面每個角落我都仔細走過。
巴黎圣母院在建筑學界的地位不言而喻。每一個建筑學系學生上外國建筑史課肯定都會學的就是巴黎圣母院,而且是當作特別重要的代表作去學習,是最重要的課之一。如果去西方建筑“朝圣”,一定會去法國,那么第一站就一定會去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在哥特建筑史上的地位處在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是早期哥特教堂最杰出的代表。在它的影響下,哥特教堂進入最輝煌的階段。
北青報:根據您目前的了解,這次被毀的主要是哪些結構和部分?
王南:
哥特建筑其實基本上通體是石建筑,所以其實是非常防火的,但有一個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屋頂的構架,是木結構的。如果走進哥特大教堂內部,會看到整個內部都是石結構的拱頂,但是一般人不知道,在這層石結構之上是一層木結構支撐的屋頂。過去就是因為擔心木結構被火燒,所以才建了石結構拱頂。這是用石結構拱頂的重要原因,就是為了防火。
現在之所以會著火,有消息說,是在維修屋頂的時候把屋頂的木結構點著了。整個木結構的屋頂全部燒掉了,順帶把十字交叉處的小尖塔燒了。鐘塔燒毀了,三扇玫瑰窗的其中一扇燒毀了。從幾張曝光的室內照片來看,有一部分石拱頂也被燒毀了。
巴黎圣母院中廳內立面雙開間單元 王南攝
北青報:這次大火在建筑專業上和人類文化史中的損失主要有什么?
王南:
我之前去巴黎圣母院的時候,最震撼的記憶就是登上80米的鐘塔鳥瞰巴黎。在雨果的時代,巴黎圣母院的鐘塔就是鳥瞰巴黎最主要的位置。雨果專門拿出一章來講城市和建筑的,其中一節叫《巴黎圣母院》,一節就叫《巴黎鳥瞰》,他寫的就是登上鐘樓所看到的景象。
鐘塔可以說是它最動人的部分了。沿著門廳兩側兩座幽暗的小型螺旋樓梯可以盤旋而上,在那里一切變得豁然開朗,可以俯瞰巴黎最美的景色——這是巴黎圣母院擁有的世間任何一座哥特教堂所不能擁有的寶藏!
鐘塔上富有魔幻色彩的造型各異的怪獸看似荒誕不經,卻很好地詮釋了“哥特”這個詞帶給人的無盡暇想,神秘、詭異、怪誕乃至于恐怖和離奇……這與雨果在巴黎圣母院塑造卡西莫多這一丑怪的形象不謀而合,富于瑰麗的浪漫主義色彩。
直到今天,巴黎圣母院還是鳥瞰整個巴黎最好的地方,雖然巴黎有很多新的高點,比如凱旋門、埃菲爾鐵塔,但巴黎圣母院還是最棒的,沒有辦法替代。登上鐘塔可以把巴黎的美景盡收眼底。
北青報:巴黎圣母院在法國人的日常生活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
王南:
我們熟悉的巴黎的叫法“左岸”“右岸”,其實都是以巴黎圣母院為準的。假想自己正面和巴黎圣母院的正面保持一致,你左手邊就是塞納河左岸,右手邊就是塞納河右岸。巴黎圣母院是巴黎的心臟,甚至可以說就是法國的心臟,是無與倫比的重要地位。
巴黎圣母院先前的位置在整個巴黎的最中心,它所在的島就是巴黎的發源地,巴黎就是從這個島發展成世界大都會的,所以它在法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巴黎圣母院國王廊與玫瑰窗 王南攝
北青報:根據您目前的了解,巴黎圣母院復建的可能性大嗎?主要難度在什么地方?
王南:
巴黎圣母院從19世紀修復以來,應該是積累了非常多的測繪圖紙和資料,這方面是齊備的,文物修復研究隊伍也是非常專業的,只要在資金和時間上投入多一些,復建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很多最原始的結構構建被燒掉,即使重新復建對歷史價值也是巨大的損失。
北青報:很多人說“巴黎圣母院其實已經不單單是一個古跡建筑了”,對這句話您怎么看?它的美和價值是否已經超越了建筑科學?
王南:
大文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把這座本已十分重要的歷史建筑提升到家喻戶曉的地步,足見文學藝術的重要力量。就像雨果在書中感嘆的一樣,“印刷術要消滅建筑藝術”,意指印刷要代替建筑的重要文化記錄功能——不過,巴黎圣母院這座偉大的建筑并沒有被雨果的文學取代,倒是因為他不朽的著作而聲名更盛。
巴黎圣母院鐘樓怪獸之二 王南攝
北青報:您讀過《巴黎圣母院》嗎?
王南:
《巴黎圣母院》我看了無數回,我自己寫建筑學的論文和文章時候也是經常引用。當然雨果本人也是非常愛這棟建筑,所以在以故事情節為主的小說里,突然停下全部情節,用一整章來寫建筑和城市。比如鐘塔,雨果寫道:“這座小鐘樓的纖細和大膽不亞于旁邊圣禮拜堂的尖頂,它比旁邊的兩座鐘塔更加突出在天空下,挺拔、尖峭、剔透而且鐘聲洪亮。”
巴黎圣母院本就家喻戶曉,這次事故雖然令人難過,但無論如何她重新回到了全世界的視野之中,也許將來名聲更盛,我想說,讓我們祝“她”好運吧。
文/本報記者 雷若彤
編輯/張嚴涵
圖文排版/張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