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性的弱點可以隱藏,但是千萬不要隱藏到自己都忘記弱點的地步。無論是求生存的怕死、貪生、顧自己,自私的貪利、貪名和享受以及求快樂的刺激、爭奪、征占,對自己都有相當的好處,否則不會存在得那么長久,表現得那么普遍。
有人一旦生活有了著落,就忘記了求生存的必要,不怕死、不貪生,也不顧自己,弄得不知道照顧自己的身體,不知道保護自己的權益,也不重視打聽和自己有關的事宜,這便是隱藏得過分了。
相反,有人只牢牢記住求生存的怕死、貪生和顧自己,以致為了賺錢而不知享受,甚至忙碌到毫無生活情趣可言,同樣也是和自己過不去。
人類最大的本領其實是“整自己”。想盡辦法整別人,別人可以逃、可以不理會或者可以反擊,不一定整得到。整自己最容易,一天二十四小時緊跟著自己,想逃也逃不掉,不理會也不可能,如果反擊,也是再度整自己。整自己專家,似乎人人都當之無愧。整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忘記自己的人性弱點,不怕死、不貪生、不顧自己、不自私,也不求快樂。
第二,人性的弱點可以看成人性的需求,套用馬斯洛的說法,也具有層次性。求生存是第一層,自私是第二層,而求快樂可以列為第三層。為了求生存,人們不敢有自私的念頭和享樂的欲望。能夠生存之后,自私的念頭加強,享樂的欲望也逐漸顯露出來。
自私和享樂如果和求生存相提并論,同樣受到重視,反而不容易危及生命、喪失自己的生活情趣。享樂到忘記自己求生存的弱點,便可能會為追求刺激而喪命,為爭奪而犧牲自己,為征占而賠掉性命。
第三,人性的弱點應該重視,卻不能完全明白地表露出來,否則很容易被利用、被擊中。所以應該暗地里重視,表面上善于隱藏。但是一味隱藏也不好,隱藏到自己都忘記了更加糟糕。隱藏到別人氣惱不堪,用不理會來因應,也是自己的損失。對于人性的弱點,最合理的態(tài)度,應該是適當地暴露,以求有效的互動,才能夠獲得互惠的效果。
站在隱藏的立場來暴露,而不是站在暴露的立場來隱藏。兩者的差異在于前者可能暴露得恰得好處,而后者則很容易過度暴露,成為被攻擊的目標,對自己不利。
先想隱藏,然后適當地暴露人性的弱點,這才是隱藏的真正目的。雖然有人因過度隱藏反而受害,但是我們不主張因噎廢食,仍然建議以隱藏的方式來顯露,務求露得適當,露得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