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
小名江流,法號玄奘,號三藏,原為佛祖第二弟子金蟬子投胎。他是遺腹子,由于父母凄慘、離奇的經(jīng)歷,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化生寺出家,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戶、修行。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最終被唐朝皇上選定,前往西天取經(jīng)。在取經(jīng)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誠實善良,一心向佛,膽小怕事,迂腐,鑒別能力差。
孫悟空
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因迸孫悟空裂,見風而成之靈明石猴。在花果山中,有一群猴子指著花果山的瀑布說了一聲,有誰敢進去,為我們尋個安家之地,不傷身體者,我等拜它為王,石猴發(fā)現(xiàn)水簾洞,并借此機會將“石”字隱去了,稱作"美猴王"。后歷經(jīng)八九載,跋山涉水,在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拜須菩提為師,習得七十二變化之本領(lǐng)。兵器為從東海龍王那搶來的“定海神針”并取名金箍棒。此后,孫悟空自封為齊天大圣,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制于五行山(五指山)下,無法行動。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經(jīng),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涕零,經(jīng)觀世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jīng)。取經(jīng)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然而三番兩次被師傅唐僧誤解、驅(qū)逐。終于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jīng)。孫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戰(zhàn)勝佛。
豬八戒
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因調(diào)戲嫦娥,漫畫豬八戒被罰下人間。但錯投了豬胎,長成了豬臉人身的模樣。在高老莊搶占民女,后被孫悟空降伏。修得正果,封號為凈壇使者。豬八戒的兵器是九齒釘鈀。豬八戒只會三十六種變化。豬八戒這個形象是吳承恩塑造很成功的形象,它雖好吃懶做,卻是孫悟空的左膀右臂。雖然自私,卻討人喜歡,雖然喜歡撥弄是非,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但對師傅卻很忠誠
沙悟凈
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塘虱精),后被唐僧師徒收服,負責挑擔。得成正果后,被封為“金身羅漢”。使用的兵器是月牙鏟。書中又將沙和尚稱為“沙僧”。沙和尚淳樸憨厚,忠心耿耿,從電視劇里他喊“大師兄”那種厚重的聲音和真誠的眼神可以看出來。他不象孫悟空那么叛逆,也不象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貪戀女色,自他放棄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
印象深刻的——三打白骨精
概括:唐僧師徒四人為取真經(jīng),行至宛子山前。在宛子山波月洞內(nèi),住著一個兇殘、狡猾,善于偽裝的千年尸魔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后變幻為上山送齋的村姑和朝山進香的老嫗,全被孫悟空識破。唐僧卻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兇,連傷母女兩命,違反戒律。白骨精心有不甘,又第三次變成老丈又被孫悟空識空。白骨精利用唐僧心慈,又假冒佛祖名義從天上飄下素絹,責備唐僧姑息孫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
從這個故事中應得到的啟發(fā):人們不要被表面現(xiàn)象、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蒙騙。特別在如今社會里,有人表面是虛偽的,內(nèi)心是陰暗的,利用各種卑鄙手段,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有些人常常用某種利益引誘你,也可能挑撥你和朋友之間的交情。所以人們時時刻刻都要擦亮眼睛,要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