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8年03月12日 10:00:53 中財網 | |
投資要點:
阿根廷旱情助力
農產品炒作升溫,長期看價格上漲趨勢難持續。2018 年2 月以來,我們觀察到CBOT 大豆和玉米期貨價格呈現迅速上漲的態勢。我們認為,
農產品價格上漲主要來自于阿根廷旱情引發的炒作行情;此外,在“原油→燃料乙醇→玉米(美國)”的傳導鏈條中,近期原油和燃料乙醇價格上漲可以提供部分解釋。從短期來看,拉尼娜天氣消退將導致炒作行情日益消弭;從長期來看,國際大豆和玉米庫存消費比處于高位,價格上行缺乏基本面支撐。我們認為,本輪
農產品價格上漲趨勢難以長期持續。
拉尼娜卷土重來,阿根廷發生嚴重旱情。拉尼娜(La Nina)事件是指赤道附近東
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現象,往往會導致全球許多國家形成嚴重的干旱天氣。
2017 年10 月份以來,拉尼娜事件再現并且持續至今。由于阿根廷大豆和玉米主產區均位于東北部的潘帕斯草原農牧區,而該地區正是發生嚴重旱情的重災區,導致2017/18 種植季阿根廷大豆和玉米種植嚴重受損。一方面,2017 年第4 季度的持續性干旱天氣導致大豆和玉米種植面積嚴重縮減;另一方面,2018年1-2 月份降水缺乏導致作物單產顯著下降。
機構大幅調低產量預期,大豆和玉米期價漲幅明顯。受本次嚴重干旱天氣影響,美國農業部(USDA)等諸多機構紛紛下調2017/18 種植季阿根廷大豆和玉米預期產量。根據最新出爐的3 月份USDA 供需報告,本年度阿根廷大豆和玉米產量預測值分別為4700 萬噸、3600 萬噸,相較于上月預測分別下降700 萬噸、300 萬噸。在機構大幅調低產量預期的背景之下,2 月份以來國際市場上農作物價格的炒作情緒日益濃厚,2 月1 日-3 月8 日,CBOT 大豆和玉米的期貨結算價分別上漲了8%、8.8%。
拉尼娜消退疊加庫存消費比高位,價格上漲難繼續。我們認為,目前國際大豆和玉米價格的上漲趨勢難以長期維持。從短期來看,隨著拉尼娜事件逐漸消退,我們預計這一波價格炒作行情將日漸消弭。從長期來看,阿根廷大豆和玉米產量的邊際變化對全球的影響較為有限,即使考慮阿根廷產量銳減的影響,2017/18 年度全球大豆和玉米的庫存消費比仍處于歷年高位,農作物價格上漲缺乏基本面支撐。
另一重可能性:油價上行帶動
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我們認為,2 月份以來大豆和玉米期貨價格大幅上漲,一方面與阿根廷旱情炒作關系密切,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受到近期油價上行的影響。2000 年以來,隨著生物質燃料使用量激增,石油價格與
農產品價格的聯動性顯著增強,其中“原油→燃料乙醇→玉米(美國)”鏈條是最為重要的價格傳導路徑。2017 年6 月份以來,國際油價漲幅明顯;今年1 月下旬以來,燃料乙醇期價明顯上漲。我們認為,近期燃料乙醇價格趨勢向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2 月份以來大豆和玉米期價雙雙上漲的現象形成合理解釋。
風險提示。災害性天氣消退不達預期。
□ .丁.頻./.陳.雪.麗./.陳.陽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