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這個答案,絕對長知識。
既然有人問到這個問題,索性把所有的省份都說了吧。
河南河北以黃河為界,不過河南也占有一部分黃河以北的地帶。
這張圖比較清楚的表現了河南河北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河北”的說法從漢唐即有,但是真正設立行省還是從清朝滅亡之后。元朝的時候管理河北的叫做“中書省”,明清時期一直叫直隸。
湖南湖北以洞庭湖為界,這個沒有什么好說的,非常清晰。洞庭湖在歷史上曾經非常非常大,古時候屈原那個年代,常出現在《楚辭》中的“云夢大澤”就是洞庭湖的前身,廣闊的湖泊把地理分成了湖南和湖北,也就成為了今天的兩個省。不過在明清時期,湖南湖北通常是一起管理的,屬于湖廣行省。
山東山西則是以太行山為界。不過山東山西并不接壤,太行山以東是河北。只不過習慣上將山東叫做山東,雖然他也的確在太行山以東。
廣東廣西并沒有太明確的地理分界線,一般可以看做南嶺的中段是廣東廣西的分界線。古代廣東廣西統稱“交州”,這一帶被稱為“交廣”,在《孔雀東南飛》里還有“交廣市鮭珍”的說法,指的就是廣東廣西。宋朝的時候,設立了“廣南東路”,是現在廣東省的由來。
把其他省份的名稱來由也說了吧:
第一種是由兩個城市的名字組成的省份名稱,這種非常多。江蘇,是指江寧和蘇州,南京在清朝的古稱就是江寧。福建,是福州和建州,建甌古稱建州,甘肅,就是甘州(即今天的張掖)和肅州。還有安徽,是以安慶和徽州為名。
第二種是祈求平安的。遼寧,祈求遼河安寧,寧夏,祈求西夏安寧。
第三種是以山川河流為名,黑龍江省我們都知道。浙江是指錢塘江,錢塘江古稱浙江,還有貴州省,是因為以貴山命名。青海,是因為有青海湖。
第四種是以地理位置的重要標識,除了上面的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之外,還有云南——云嶺之南,陜西——陜原之西。江西——江南西葉。海南島,在瓊海之南。
第五種是因為歷史因素,比如天津,是因為明成祖朱棣再次度過海河,所以叫“天津”(天子度津)。重慶,是因為宋光宗最早在重慶被封為親王,當時的重慶叫做“恭州”,宋光宗也就被封為了“恭王”,后來宋光宗接受禪位當了皇帝,又升了一級,兩次升級,為了表示紀念,就把“恭州”改為重慶,一直沿用至今。
第六種是跟少數民族相關的,比如吉林省,吉林在滿語里是“沿江地帶”的意思,直接用來當省名,西藏和內蒙大家都懂。新疆,是開闊疆土的意思。
還有一個大佬——上海是因為這個地方曾經在明朝有“上海浦”和“下海浦”,其實上海的歷史非常非常短,沒有什么特別的講究。
另外,我國的臺灣省,是因為康熙在此設立了臺灣府,一直沿用了下來。沒人說的清究竟是為什么叫臺灣,反正就這么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