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長期把教育孩子的責任交給老師,希望老師面面俱到的教育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家長的教育理念和家庭的氛圍才是取決孩子學習的根本。
很多事情老師一個人教不了,需要家長們來配合!教師朋友的20條肺腑之言,就送給孩子的爸爸媽媽!
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學習方式,為什么有些孩子是第一名,有些孩子的成績卻讓人撓心撓肺,一起來看看原因吧!
準備去幼兒園的那會,我?guī)缀趺刻於际敲雷套痰摹?/p>
想想他去幼兒園之后,我又重獲自由,就各種開心.......
可是.......自從他上學之后,我就開始盼望著學校能把我沒有做到的一切事情都做到,改掉他的壞習慣、學習新知識、結識新朋友、等等等......
我也似乎進入了一種普通媽媽對孩子教育問題的焦慮狀態(tài)。特別是看到幼兒園、小學層次不窮的負面新聞時,心跳加速到不行。
直到那天和一個教師朋友聊天,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我們家長把學校的職能放大了。
家長長期把教育孩子的責任交給老師,希望老師面面俱到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殊不知,家長的教育理念和家庭的氛圍才是取決孩子學習的根本。
很多事情老師一個人教不了,需要家長們來配合!教師朋友的20條肺腑之言,送給剛入學不久孩子的爸爸媽媽!
01
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平時不聞不問,考差了大發(fā)雷霆,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
02
當人們說這個孩子和那個孩子的不同的時候,其實主要是指這個家長和那個家長的不同。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的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
03
同在一個班級,教是一樣的教。如果你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沒有盡到做家長的責任,不要向孩子提學習要求,更沒有資格責備他們。
04
當你覺得付出沒有得到充分回報的時候,要這樣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潛能將更不能發(fā)掘。然后心平氣和做該做的事。
05
作為教育者,要想讓孩子愛學習,必須自己先讀書做人。教師如此,家長也是如此。
成績好的孩子,媽媽通常是有計劃而且動作利落的人。父親越認真,越有條理,越有禮貌,孩子成績就越好。
06
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為讀書型的父母,那就從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靜地看書。
如果你不能在書桌前坐半個鐘頭,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從早到晚堅持五六個小時的艱苦學習呢?
07
孩子的學習越困難,他就越應當閱讀。所謂智力,就是閱讀能力。其實,無論是基礎知識,閱讀還是寫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徑都是課外閱讀。
08
心底秘密是人成長、成熟的標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訴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說出來。
09
貧窮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但并非越貧窮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做父母的,需要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資料,不讓孩子陷入人窮志短的自卑深淵。
10
教師的一視同仁總是相對的。對于教育責任感特別強、能與教師緊密配合的家長,教師對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別關注一些——這是很公平的。
因為沒有家庭配合,教師努力全然是做無用功。
11
學生取得優(yōu)秀成績所依賴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專注性和求知欲,這些素質對于孩子的成長太重要。
12
作為教師,我們比誰都知道分數(shù)的重要??墒?,那比分數(shù)更重要的,我們時刻不敢忘記。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對困難,具有獨立戰(zhàn)勝的勇氣和能力;第四,成績優(yōu)秀。
13
孩子在家很任性,這實在是家長自己應當深刻檢討的事情。現(xiàn)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視,及時扭轉。否則,學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14
對于教師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長中。當大家都動起來,群策群力了,這個集體才叫厲害。有人說老師帶的不是一個班,而是兩個,一個是學生班,一個是家長班。
15
三分之一的家長積極行動,步步緊跟;三分之一的家長虎頭蛇尾,勉強應付;三分之一家長基本沒有能力跟得上。
而這,就是及格、良好、優(yōu)秀拉開檔次的主要原因。
16
孩子學習是艱辛的,這是一個爬坡過程,一旦上了路,對于您的家庭、對于教師,都是一件幸事。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自然要竭盡全力引導、幫助他們,如果再能得到家長的幫助,那孩子將多么幸福。
17
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看起來沒有差別——六年之后,他們將有多么不同。
18
不要著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間斷和興致勃勃。
只要他在讀,只要他這周比上周進步就值得高興,就應當鼓勵。
19
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長一截——一學期就在全然不同的兩個檔次了。資質相同的孩子,攤上不同的父母,其發(fā)展也就不一樣。
20
家長都希望教師多提問自己的孩子,惟恐孩子發(fā)言表現(xiàn)的機會比別人少。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首先需要學會的是傾聽——這才是學會學習的關鍵。沒有了靜聽和沉思為前提,所謂“積極發(fā)言”,只是為表現(xiàn)而表現(xiàn)的低效鬧騰而已。
孩子培養(yǎng)階段最重要的三件事
興趣、習慣和性格培養(yǎng)
在孩子上學階段,家長不要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相對于學習成績,對家長來說,有三件事要重要得多。
★第一件重要的事:興趣
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很要緊,孩子對學習有興趣才有后勁,對學習沒興趣就完了。
這個興趣,既包括學習興趣,也包括學習之外的興趣。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可以幫孩子培養(yǎng)起一兩種興趣愛好。剛開始可以廣泛接觸。父母有責任讓孩子接觸到不同的東西,讓孩子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然后鼓勵他堅持下去。
★第二件重要的事:習慣
一是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二是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三是獨立閱讀思考的習慣。
從教這么多年來,如果說我所接觸到的優(yōu)秀的孩子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喜歡看書。
閱讀不僅可以促進語文的學習,而且可以促進一個孩子整體素質的提升,提升他(她)對世界的認識。孩子的閱讀習慣是要靠父母培養(yǎng)的,而且這個習慣培養(yǎng)起來之后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終身受益。
家長要記住,在培養(yǎng)孩子一個新習慣、新興趣的時候,父母是要犧牲一些自己的休息時間、娛樂時間的。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不能偷懶。
在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家長有必要陪孩子做作業(yè),快的一個月,慢的兩個月,幫助孩子把習慣培養(yǎng)好了再放手。
★第三件重要的事:性格
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就是父母婚姻美滿、家庭氛圍民主和諧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陽光心態(tài)。
父母的感情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所以,父母要努力營造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環(huán)境,這對孩子的性格養(yǎng)成會非常有幫助。
培養(yǎng)孩子性格的第二個要點是父母要舍得投入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孩子的教育應該是爸爸媽媽責任最大,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這樣才能體會到做父母的快樂。
要培養(yǎng)孩子陽光性格第三個要點是讓孩子開眼界。眼界決定境界,家長有條件、有時間的話,可以多帶孩子多出去看看,同時在準備出游或者參觀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
如果家長在孩子小學階段不分分計較,而是把孩子培養(yǎng)得心理陽光一點,培養(yǎng)出孩子的一些興趣愛好,對學習也很有興趣,這就很好了。
寫在最后:
《麥田里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了一個詞語:守望。
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不是管,也不是不管。
是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就先成為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