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導演朗云(Long Van)執導的2006年越戰電影《西貢戰役》(Gi?i phóng Sài Gòn),號稱越南版的《大決戰》,講述著名的1975年春季北越人民軍對南越共和國的滅國之戰,影片雖然制作質量低劣,群演演技浮夸,但也算是較為完整得交代了整個戰役期間的各項人和事,筆者昨天發布了北越攻占南越獨立宮的影視片段,現在就來談談該片段的細節與史實。
攻占獨立宮這段應該是根據北越南部和B-2戰區司令陳文茶(Tran Van Tra)的回憶錄《三十年戰爭終結》,因為在片段開頭,擔任前線指揮官的男主坐在吉普車里前往西貢,一路上若有所思:“30年前,我就是被迫走這條路離開西貢的……”正是陳文茶在回憶錄中所提到的,他在1945年9月離開西貢去參加越盟抗法戰爭。
陳文茶,1918年出生于越南廣義省山靜縣靖隆鄉,1940年加入印支共,抗法戰爭初期任第8戰區司令,1955年任北越人民軍副總參謀長,1959年升中將軍銜,1967年阮志清大將犧牲后繼任南方局軍事委員會主席兼B-3戰區司令,在1975年胡志明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譽為北越人民軍中的粟裕大將。
1975年4月30日中午11點10分,在地下黨的引導下,北越人民軍的T-54坦克撞開南越獨立宮的大鐵門,駛入獨立宮院內。影片中第一輛駛入獨立宮的坦克編號為390,但實際上應為843。
這批坦克率屬于北越第2軍第203坦克旅,旅長才某某、政委裴文東(Bui Van Tung)、政治部主任明某某,車上搭乘的步兵則是長期戰斗在西貢周邊地區的南越解放陣線特工第116團,團長武晉士(V? T?n S?)。兩支部隊剛剛碰面時,第116團還以為是南越的坦克,還使用了火箭筒進行攻擊,幸好沒有打中,直到看到坦克上插著的南方陣線紅藍旗,和對完口令后,才確認是自己人。
由于北越的步兵尚未跟上第203坦克旅,為了盡快攻占獨立宮,東翼特工別動隊總指揮宋曰洋(T?ng Vi?t D??ng)和武晉士才提議,讓熟悉西貢道路的第116團配合第203旅前進。在前往獨立宮的路上,第203旅遭到南越殘兵游勇的襲擊,損失坦克兩輛、37毫米口徑高炮三門。
第203坦克旅組建于1965年6月22日,起初是團級編制,后升級為坦克旅,在1974年解放南越的軍事行動總行程達7000多里,立下坦克部隊頭功。旅政委裴文東在路上匆匆起草了供南越總統宣讀的投降信,這或許導致他在戰后即以上校身份退役,并一直游離于北越官方宣傳之外。
影片中進入獨立宮院落后,一名北越坦克兵扛著南越解放陣線的旗幟沖入總統府,要把旗幟插在頂樓。這名坦克兵應該是一小隊隊長裴光慎,但事實上扛著旗幟的并非他,而是第116團的特工范維都、范輝藝。而且作為南越特工的范維都、范輝藝等人頭戴的應為越南特色涼帽頭盔,而非片中的熱帶雨林便帽。
裴光慎(Bui Quang Than),出生于1948年10月10日,1966年11月入伍,歷任北越第843號坦克車長、副排長、連長、營長、旅長、裝甲兵司令,2013年被授予人民軍榮譽英雄稱號。
影片中端坐在總統府會議室內的南越內閣官員們看到北越人民軍進入,集體起身迎接。這里也有兩個不同于陳文荼回憶錄的地方,一是內閣官員是圍坐在一個橢圓形的會議桌旁,但片中沒有會議桌,二是特工剛進入會議室時,盡管叫嚷著繳槍投降,但會議室中的內閣成員既沒有吱聲也沒有起立,直到才某某、裴文東等大領導走進會議室時,他們才起身迎接。
當然片中并沒有出現才某某、裴文東等人,與南越末代總統楊文明(D??ng V?n Minh)的對話全程由片中的那位北越連長代為完成。楊文明待內閣成員們都坐下后,再次起立,說道:“我們正等著你們來辦理移交手續。”北越連長則代替裴文東說出了全片最為霸氣的一句回復:“你們沒有什么可以移交的,你們已經是戰俘……”
這里楊文明還特意強調了一下,“我是楊文明將軍”。那是在越法戰爭結束初期,在西貢街頭巷戰中他率領越南國民軍的一支部隊擊敗了包括人民軍在內的其他各路武裝,1963年他又參與了推翻南越總統吳廷艷的軍事政變,不過一年后又被另一次政變推翻,之后便成了有名無實的閑職將軍,還曾一度流亡曼谷。因為有一個兄弟在北越軍中擔任少將,楊文明才被推選出來處理這個爛攤子。
片段最后,當聽到楊文明在收音機中播報“我宣布無條件投降時”,圍坐在收音機旁的北越前敵指揮部的三名北越高級將領激動得在一起互相擁抱慶祝勝利,這三人分別是黎德壽(時任北越組織部部長,右一)、范雄(時任胡志明戰役前指政委,右二)和文進勇(時任胡志明戰役前指司令,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