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山海經.大荒南經》說∶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是為楓木。
這里所說的楓木,就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楓樹。
沒想到引得游人如織的楓樹林,是蚩尤身上的木枷變的。
夸父的頭發變成了桃林,福澤后世又意味深長。
蚩尤的木枷變成了楓林,大飽眼福又陶情養性。
那么,蚩尤也一定不壞,這中間也一定有一個悲壯的故事。
蚩尤是誰?是戰神。
戰神是他戰敗后,得到的勝利者的最高禮遇稱號,后來的封禪大典,他是繼“天主”和“地主”之后第三個被祭祀的神。
戰敗后都這么受尊重,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他又是被誰打敗的?
黃帝。
至于在這之前炎帝跟黃帝是什么關系有幾說,這里姑且不談。
話說黃帝彼時是一些部落聯盟的首領,軒轅氏正是屬于這個族群,所以黃帝麾下的這個大族在當時來說應該是技術最先進,綜合實力最強。
黃帝管理旗下的諸多部落很有一套,他以實力分成三六九等,以尊卑貴賤排排坐,后來周公搞的那一套估計來源于此,所以周人說自己是黃帝的后代,且都姓姬。
不過,計劃不如變化快,還有一個強大的部落根本不理會黃帝這套,這便是蚩尤。
蚩尤是九黎族部落的大酋長。
九黎族可能是九個部落的聯盟,每個部落又有九個氏族之類的。
據資料顯示,九黎族在東方,黃帝族則來自西北。
九黎族跟蚩尤有什么關系呢?
從象形文字的角度,蚩是“蛇咬腳”,尤也不是什么好字,表示災難、罪過之類。
很有可能,九黎族生活的地方蛇災比較嚴重。
也有可能,在九黎族的敵人看來,九黎族太強大,所以給他們取了這個難聽又可怕的名字。
一山不能容二虎,黃帝聯盟和蚩尤聯盟不得不開打。
據說,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并布下漫天風霧;黃帝請來了天女旱魃,并發明了指南車。
但勢均力敵,最后因為九天玄女偏愛黃帝,密授兵信神符給他,所以蚩尤輸了。
正如孫悟空與二郎神,要不是太上老君使用暗器,誰輸誰贏恐怕難見分曉。
想想編故事的人一定對蚩尤充滿同情,所以傳說中蚩尤死后,身上的木枷化作了楓林。
每年深秋,楓葉如火如焰,殊不知,那是蚩尤血染的風采。
黃帝或許也有點歉疚,更多的是因為敬重,將蚩尤畫在了自己的軍旗上,結果士氣高漲,其它敵對部落聞風喪膽,不戰而降。
黃帝也很大肚,打敗蚩尤部落聯盟后,并沒有斬盡殺絕,將一部分黎族收編。
據說九黎族的后任酋長,也叫蚩尤,還作為黃帝的總參謀長,跟隨黃帝南征北戰。
商末還有一個黎國,位于今天山西長治南,被周文王所滅。
《史記》是從黃帝開始的,因為要有一個總的祖先嘛,不能群龍無首沒有根。
但往前追溯,黃帝打敗了炎帝,如果我們可以稱自己是炎黃子孫的話,那么我們也應該是黎炎黃共同的子孫。
啊!這些古老的傳說,是我華夏迷人的童謠!
余不一一。
小雪節日,祝各位
安好。
201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