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閃光燈做輔助光并不難,現在相機上的TTL閃光燈可以自動完成打輔助光的工作。如果想用這種自動模式拍攝,就需要用相機上的閃光燈或TTL閃光燈連線來完成,這根小細線可以保持燈光從相機左邊持續照射。之所以是左邊,是因為人類只有兩只手――右手握相機,只能用左手拿閃光燈。
這里我們開始介紹用平衡光代替上述“輔助光”的方法。閃卓博識提醒你特別注意的是,一定要把習慣于使用相機上的輔助光與即將講到的使用閃光燈平衡現場光這兩種方法區別開來。
——————
——————
使用閃光燈提高日光的照射效果(這種解釋比輔助光的概念更形象)的過程不難理解。我們首先把快門速度設為最高同步速度,這樣就會讓閃光燈有更大的調整范圍。之后,把ASA調低,直到獲得更好的照片質量,也能降低CCD片上的灰塵顆粒的影響。
接下來,想想閃光燈的照射角度。我們反對在沒有充分考慮日光的照射方向的情況下,就盲目使用相機上閃光燈作輔助光的做法。用燈架上的閃光燈可以將現場光和閃光燈變成兩個可調光源:既可以平衡它們,也可以當作交叉光,或者兩種兼而有之。使用這種方法,就能得到更靈活的光源和更穩定的拍攝效果。
使用相機上的輔助光,雖然能照亮被攝對象陰影部分的細節,但卻錯失了提高亮度比例和燈光質量的機會。所以我們說,干嘛不把提高亮度比例和提高燈光質量的因素放到一塊來綜合考慮呢?
首先把日光作為主光,閃光燈是第二光源。這是在利用兩束光源拍攝,而并非單純地是為去除熊貓眼。這樣可以讓你在燈光布置上有很大的發揮余地。
然后選擇閃光燈的照射方法。當日光在相機左后方以45度角的方向照射,而閃光燈則從右上方打過來,照片就會獲得好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干嘛還使用相機上的輔助光呢?相機上的閃光燈始終會限制你的拍攝。
也許你可以調整拍攝角度,從側面拍攝,使拍攝對象面向你的右邊。可以讓他斜沖著太陽,此時日光位于拍攝對象左后方,呈現出了漂亮(但對比太大)的鑲邊光。把閃光燈放到左邊,燈架升高一點兒,這樣就有了酷酷的、兩“盞”燈(閃光燈和日光)的效果。
不論從哪個角度打光,平衡現場光和閃光燈燈光的方法是一樣的。這次的內容是以現場光的曝光為基礎,用閃光燈照亮陰影,或者從另一個方向照射,也可以同時使用這兩種方法。
假若平衡陽光充足的現場光,將相機調到最快同步速度(也就是用最大光圈),這樣會降低對閃光燈亮度的要求。現在根據現場光測出的曝光值是1/250秒,f/11 ,ASA 200。
接下來,把閃光燈安到燈架上,然后手動操作。如果近距離打光,可把閃光燈亮度設在1/4到1/2之間;遠距離則用1/2到1/1,如果需要用閃光燈照射的區域不太大(一般不會),70mm 或者 85mm足夠達到所需亮度了。
先試拍幾次,看看燈光設置是否合適。如果燈光覆蓋范圍顯得太亮,則調低閃光燈亮度,或把閃光燈擺遠點;如果太暗,則把閃光燈調亮點兒,擺近點兒。
全手動調節的目的是為了保持穩定的拍攝效果。這是個不需要閃光燈測光計、快速而簡單的操作方法,非常好用。
之所以先講燈光照射角度,就是讓大家從現在開始,把閃光燈的“輔助光”變成真正有用的第二光源,這也是我們在閃卓博識講的重點內容。怎么樣?試試吧!
戶外用閃光燈練習拍攝,最有幫助的素材是簡單的臉部拍攝。請記住,你想拍的對象可不知道在陰影里你30秒內就能拍好照片走人。
所以對于這種戶外拍攝,你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要試試來自不同角度的輔助光。
室內拍攝要點:在角落里布置把傘,一面墻為背景,另一面墻作反光板。
這樣你就把拍證件照的水平提高到了頭像特寫的水準。它是一種更專業的拍攝方式:一方面你在沒有多大壓力的情況下,能夠積累更多的閃光燈拍攝經驗;另一方面被攝對象印在報紙上的照片也會更好看――這可是雙贏效果。
可能和你的想法正好相反,大多數被攝對象知道能為他拍出更好效果的照片后,會努力配合你的拍攝,并為此而感到榮幸。
還有一件事兒:不要再把這種拍攝看作是證件照拍攝,猴子都能被訓練成拍攝證件照,而具有特殊效果的頭像照則是一般人力所不能及的。閃卓士們趕緊開始行動吧,通過這種拍攝會提高拍攝質量,養成有效合理利用燈光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