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道德經名言精選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老子 《道德經》
  【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 《道德經》
  【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 《道德經》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道德經》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 《道德經》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老子 《道德經》
  【7】: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老子 《道德經》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 《道德經》
  【9】: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老子 《道德經》
  【1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 《道德經》
  【11】: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老子 《道德經》
  【12】: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老子 《道德經》
  【13】: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 《道德經》
  【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道德經》
  【1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道德經》
  【1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 《道德經》
  【17】: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老子 《道德經》
  【18】: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老子 《道德經》
  【1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為道。 --老子 《道德經》
  【20】: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
  【21】: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 《道德經》
  【22】: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 《道德經》
  【23】: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老子》
  【24】:無為,無我,無欲,居下,清虛,自然 《道德經》
  【2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 《道德經》
  【2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老子 《道德經》
  【27】: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老子 《道德經》
  【28】: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老子 《道德經》
  【29】: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老子 《道德經》
  【30】: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老子 《道德經》
  【31】: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老子 《道德經》
  【32】: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老子 《道德經》
  【33】: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老子 《道德經》
  【34】: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老子 《道德經》
  【35】: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老子 《道德經》
  【3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道德經》
  【37】: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老子 《道德經》
  【3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老子 《道德經》
  【39】: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老子 《道德經》
  【40】: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老子 《道德經》
  【41】: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 《道德經》
  【42】: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老子 《道德經》
  【4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 《道德經》
  【4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一樣。清靜克服擾動,賽冷克服暑熱。清靜無為才能統治天下。 --老子 《道德經》
  【45】: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 《道德經》
  【46】:慎始如終,則無敗事。 --老子 《道德經》
  【47】: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老子 《道德經》
  【48】: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老子 《老子》
  【4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道德經》
  【50】: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老子 《道德經》
  【5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經》
  【5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恒也。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老子 《老子》
  【53】: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老子 《道德經》
  【54】: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老子 《道德經》
  【55】: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之極。 --老子 《道德經》
  【56】: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道德經》
  【57】: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 --老子 《道德經》
  【5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 《道德經》
  【59】: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譯文:一切要順應自然。所以狂風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長久,何況人的那點力量。所以,從事于道的人得到道;從事于德的人得到德;從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樂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樂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樂于得到他。為人誠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 --老子 《道德經》
  【60】: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老子 《道德經》
  【61】: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李耳 《道德經》
  【62】: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老子 《道德經》
  【63】: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老子 《道德經》
  【64】: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道德經》
  【65】: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 《道德經》
  【66】: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老子 《老子》
  【67】: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老子 《道德經》
  【68】:大道至簡 --老子 《道德經》
  【69】: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 《道德經》
  【70】: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老子 《道德經》
  【71】:生命,除了生命本身之外,一無所有。 --老子 《老子》
  【72】: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道德經》
  【73】:能受國之詬,是為社稷主。 《老子》
  【74】: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老子 《道德經》
  【75】: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老子 《道德經》
  【76】: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老子 《道德經》
  【7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經》
  【78】:方而不割; 廉而不劌;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 《道德經》
  【79】: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 《道德經》
  【80】: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老子 《道德經》
  【81】: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老子 《道德經》
  【82】: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隱無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辯若訥,大美若臭,大善若惡,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賢若癡 --老子 《道德經》
  【83】: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老子 《道德經》
  【84】:出生入死。 --老子 《道德經》
  【85】:無為無不為 《道德經》
  【86】: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 《老子》
  【87】: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老子 《老子》
  【88】: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老子 《道德經》
  【89】: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 《道德經》
  【90】: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老子 《道德經》
  【91】: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老子 《道德經》
  【92】: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道德經》
  【93】: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老子 《道德經》
  【94】: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 《道德經》
  【95】:有道無術 術尚可求 有術無道 止于術 --老子 《道德經》
  【96】: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 《道德經》
  【97】: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老子 《道德經》
  【98】:良買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老子 《老子》
  【9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子 《道德經》
  【10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參考譯文:有最高德行的人,不去追求德行,也不以有德為榮,這種人才是真正有德之人。下德之人每天堅持讓自己的行為符合德行,從來不做符合德行的事情,這種人反而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 《老子》
  【101】: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道德經》
  【102】:“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 《老子》
  【103】: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老子 《道德經》
  【104】:道勢術,以勢養道,以術謀勢。有道無持,道乃虛空,有恃無道,其恃也忽。欲動天下,當動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老子 《道德經》
  【105】: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老子 《道德經》
  【106】: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為是,反而更能彰顯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業;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長期有所長進。自己不要別人爭利,那么所有人都會為你讓路。) --老子 《道德經》
  【107】:勝利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殺戮的人。喜歡殺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老子 《道德經》
  【108】: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老子 《道德經》
  【109】: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戢鱗潛翼,思屬風云。 --老子 《道德經》
  【110】: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顙;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媮,質真芳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老子 《道德經》
  【111】: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道德經》
  【112】:致虛極,守靜篤 《老子》
  【11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老子 《道德經》
  【114】:自知而不自見,自愛而不自貴 《老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老子《道德經》的幾個主要觀點
81位書家筆下的《道德經》,你最喜歡誰的?
《道德經》——老子(硬筆小篆:一)
道德經原著
《老子》55句經典名句
呂祖《道德經》解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漳县| 平乡县| 永寿县| 英山县| 黄梅县| 鹤庆县| 太湖县| 凯里市| 临西县| 丹东市| 嘉黎县| 新河县| 迁安市| 清涧县| 保德县| 连云港市| 城口县| 酒泉市| 遂平县| 聊城市| 巧家县| 安西县| 瑞丽市| 新龙县| 紫阳县| 宜良县| 六枝特区| 绍兴市| 金寨县| 新余市| 宁津县| 万载县| 山阴县| 朔州市| 申扎县| 武城县| 交城县| 深水埗区| 微博| 日喀则市| 麻栗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