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大多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里,不僅遠離了山水田園,也逐漸遠離了誕生深厚中國文化的傳統土壤,在西化的浪潮中,我們越來越熟悉圣誕節、麥當勞、電影明星,卻逐漸遠離了唐詩宋詞的意境,四書五經的教化,還有講究禮義廉恥的華夏風骨,但越是如此,我們越應該積極主動去了解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傳統文化,要知道我們為什么是獨特的中國人,生活在一個延續數千年、在歷史的驚濤駭浪中不僅沒有死亡,而且一次次走向新生和復興的文明古國。
然而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讓人們沒有時間、精力去讀經典,網絡和手機閱讀的興起又導致了“快閱讀”、“淺閱讀”、“碎片化閱讀”等快餐文化大行其道,使得公眾閱讀的膚淺傾向越來越明顯,長此以往,要想成為一個有文化,有涵養,有思想的人,是極為不現實的,而我們的孩子,又被大量的題海,無盡的作業和補習所困擾,迫于爭第一的心理,迫于考名校的壓力,也是困苦不堪,如何能接受深厚經典文化的滋養呢?要想靜得下心,讀得下經典,首先要盡快補上“經典閱讀”這一課,而好懂易讀,情節生動,內涵豐富的古典小說名著,就是這樣一條蹊徑。
2017年,語文中高考將進行全新改革,專家解讀,未來廣泛閱讀、完整讀原著的孩子成績更好,親近傳統文化的孩子更受歡迎,在語文的學習天地里將更占優勢!而思語軒的“經典閱讀課”就是這樣一座橋梁。
古往今來,無數名人大家,都從四大名著中吸取了養分,雖然這幾本書還只是通俗的民間小說,但卻是中國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沉淀后,用一種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現出來的藝術精品,歷經數百年而魅力不衰,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文化經典,有人從中領略了故事精彩,有人從中學會了為人處事,有人從中領悟了寫作技巧,有人從中感受到了世間冷暖,還有人從中掌握了生活的真諦……
中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從小就是一個癡迷《水滸傳》的小讀者,曾為了看武松的戲,不惜赤足奔走數十里。近代偉人毛澤東,從小就酷愛讀三國水滸,不僅寫作水平也得到飛速提高,還經常用書中的智慧來指揮行軍作戰,治國理政。還曾經說過,“《紅樓夢》不讀五遍就沒有發言權!”“《水滸傳》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怎么創造歷史的?是因為被逼無奈!”。
每一個少年兒童,都應該在15歲之前,對這些名著有所了解。歷史上很多名人,都有在自己的傳記中提到兒時讀四大名著對他們閱讀寫作的幫助,魯迅、冰心、茅盾等近代偉大的作家們,都無一不提到童年時候讀名著對他們語文水平的積極影響。諸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說曹操曹操到”等俗語,也廣泛流傳于民間,可見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之深,作為一個中國人,如果不曾讀過這些名著,豈不是入寶山而空手回?古典文學名著,不僅僅是因為其寫作文學上的優美,更是因為其中飽含的中國傳統古典思想文化,涵蓋了社會、人文、歷史、民俗、心理、處事乃至用人與治國等方方面面。除了《紅樓夢》相對晦澀外,其他三本著作其實都是通俗易懂的,而我們推薦的“無障礙閱讀版”,可以更好的幫你閱讀理解。
《三國演義》的故事和人物,最易入心,收錄著名詩詞兩百多首,是古今文學集大成者,而《水滸傳》的寫作,師出同門,又是第一部長篇白話文小說,對人物和世情的描寫極為精彩,最為好懂,不僅能為孩子的寫作,還有未來的文言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能讀懂三國水滸的孩子,基本上對文言文的閱讀將無所障礙。語文要活,必通讀三國,人生杰出,須看懂水滸!
每一本經典讀物都是一個時代的總結,是一個時代智慧的沉淀。我們不用說什么書適合什么樣的人去讀,更不當妄加斷言某些書不適合什么人去讀。讀書,往往都是先讀,慢慢地我們了解了文字層面的意思,然后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漸漸地我們可以去了解作者的思想,汲取他的智慧和思考,并最終將之轉化為我們的閱讀、百科和寫作積累,更是成為我們為人處事的原則和借鑒。
閱讀吧!讓閱讀成就我們的學習,讓經典鑄就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