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主要探討這樣幾個問題: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有什么用
如何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
我的第一性原理
一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邏輯推理,第一張PPT打錯了一個字,理→里。
這個邏輯論證的隱含假設是:過去要和未來一樣,才可以使結論成立。問題是過去真的和未來一樣嗎?
在發現澳大利亞的黑天鵝之前,17世紀之前的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但隨著第一只黑天鵝的出現,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黑天鵝的存在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著一切。人類總是過度相信經驗,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鵝的出現就足以顛覆一切。
歸納法所依賴的連“續性假設”(過去和未來連續)在邏輯上無法證明。因為這是一個循環論證,
亞里士多德把循環論證歸納為實質謬誤,而非邏輯謬誤。其實質謬誤的意義就是沒有實際意義,即為無謂;邏輯謬誤即可判斷為謬誤。故循環論證在沒有發現其他證據之前,即非證實,也非證偽。故也不算真正的謬誤。
在我們的經驗里,未來和過去一樣,因為未來和過去一樣(隱含假設)所以結論是未來繼續和過去一樣。歸納法建立在連續性假設之上,但是連續性假設本身無法證明,但無法證明并不代表這個世界不是連續的,那么這個世界到底是連續的還是非連續的呢。
大多數哲學家都認為這個世界是非連續的,下面的非連續性的證明:
如果世界是不連續的,那么為什么人們會感覺世界是連續的?
是因為:聯想,人來靠聯想把不連續性的世界聯系起來。
聯想的三原則:相似律 因果律 時空連續律
以上就是 “非連續性”的證明過程,得出地結論是:現象世界是不連續地,連續性只是假設。
下面在列舉一個朋友圈中看到地例子,同樣也驗證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非連續”的。
既然世界是非連續的,那么建立在連續性假設上的歸納法是有局限性的。
對于我們個人的學習成長,在同一個曲線內用歸納法可以快速地積累經驗和知識,但是因為世界是非連續地,在曲線即將閉合斷開時,如何尋找新地增長曲線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通常認為一個開了5年車的司機和一個開了20年車的司機沒有什么區別,因為20年的老司機只是在歸納法建立的通道內低效率的重復。作為一個公司的CEO,戰略是CEO首先考慮的,戰略的首要問題是考慮你所在的通道本身是否即將發生變化。
為什么會失效? 因為這個世界是不連續地。
總結一下上文邏輯推理過程:因為過去和未來一樣的隱含性假設由于循環論證導致過去和未來一樣在邏輯上無法證明,從而導致歸納法隱含的連續性假設并不存在,然后提出并證明了世界是非連續性的,既然世界是非連續性的,那么建立在連續性假設上的歸納法就有它的局限性,那么既然歸納法有局限性,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讓我們跨卻歸納法跨越不了的鴻溝呢?
有! 那就是演繹法。
那么,什么是演繹法?
歸納法可以從已經被證明的道理中,推出新的道理。一起來看一個古老的三段論,
所謂演繹推理,就是從一般性的前提出發,通過推導即得出具體陳述或個別結論的過程。關于演繹推理,還存在以下幾種定義:
演繹推理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它是前提蘊涵結論的推理;
它是前提和結論之間具有必然聯系的推理。
演繹推理就是前提與結論之間具有充分條件或充分必要條件聯系的必然性推理。
我們用歸納法和演繹法重寫前面的敘述:
歸納法:過去的經驗里,太陽總是從東方升起(前提正確),所以明天太陽依然將從東方升起(結論不正確)。
演繹法:太陽過去總是從東方升起(前提正確),過去和未來一樣(蘊含結論的推理),所以明天太陽依然會從東方升起(結論一定正確)。
但是,如果演繹法的前提就是錯的呢? 回到剛才的三段論,
憑什么說所有人都會死? 因為“所有人都會死”依然來自于歸納法!
假如演繹法的前提不能來自于歸納法,那么如何保證演繹法的前提必然為真呢?
那么問題又來了,如何保證更高鏈條的前提是真確的呢?
只有讓更搞鏈條的前提來自于更更高鏈條演繹出的結論。問題是,可以無限的倒推嗎?
以上是本文第一部分:什么是第一性原理的邏輯推導。
二 、第一性原理有什么用
第一性原理這種基于演繹法的思維方式,可以讓你在任何一個行業或者知識領域都可以通過一兩條基于這個行業或者知識領域內自然為真的基石去推演新的模型和方法論。例如經濟學領域,亞當·斯密第一性原理就是:看不見的手,看不見的手天然的基石假設自確定為真,經典物理學領域,牛頓的第一性原理就是:萬有引力,基石假設:引力和慣性。生物學領域達爾文的第一性原理是:自然選擇,基石假設是遺傳和變異。狹義相對論的出發點是兩個基本假設: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愛因斯坦以此為前提,邏輯地演繹出四個推論:“尺縮效應”、“鐘慢效應”、“質量增大效應”和“關系式”。喬布斯的第一性原理是:簡潔(極簡主義),它是最高鏈條的不需要基石假設自確定為真。為什么說做產品,簡潔為真呢? 上文中提到大腦的最小作用力原理,我們從遠古進化來的大腦,總是天然的回避復雜,本能的排斥復雜,ipad小孩子不用教都會玩,體現的就是產品背后“簡潔”的思想。其次,簡單很強大,復雜反而很脆弱。搖一搖功能作為微信彎道超車的一個引爆點,背后的搖手源自于人類最初還沒有形成語言時招手打招呼的動作,這些天然的動作早已經被編碼在我們的基因里,搖一搖無法被超越,就是因為它太原始了,太簡單了,太容易被我們的大腦所接受了。
三 、如何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
這里又會有一個問題:什么是公理化方法? 百度百科:公理化方法
最后總結一下,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模型,基石假設(自行百度:理念論,簡一律,第一因),方法論
查理·芒格有這樣一句箴言:
找到自己認為的那個基本的道理,讓它嚴格的指導你的工作和生活,這就是你的第一性原理。
四 、我的第一性原理
我的第一性原理(工作)
秩序和混亂一直是我遵守并且指導我學習和工作的第一性原理,我用下面幾張圖來描述秩序到混亂的過程,以及我是怎么用它們來指導我的工作和學習。
這是畢加索1934年12月5日畫的一張牛,看起來很正常,惟妙惟俏。
過了幾天,他又畫了一張圖,看起來也不錯,比較正常。
這張也不錯,有點小頑皮。
這張更頑皮了
越來越頑皮了
這幅公牛圖的演變過程,就是典型的一例。每一稿都有其獨特的含義,而每一含義又導向另一種形式的真實。保留下來的線條包含了我們說“公牛”二字時所想到的一切。
上面畢加索的畫牛的過程,讓我強烈的相信:偉大的混亂是建立在嚴格的秩序上的。或者說:建立在秩序上的混亂,才有其價值。
同樣,我也無比統一下面的觀點: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的工作是產品經理。對工作的熱愛和對產品的追求以及處女座的性格。總是希望畫原型的時候每一個頁面讓它好看,炫酷,以至于過度發揮。這樣做導致的結果是可能一個頁面很好看,整體會很亂,看起來像是很多人畫出來的。后來我明白了建立在秩序上的混亂之后,每次畫原型都會定義好設計規范和UI框架,第一次感覺得到秩序和規范帶來的美,以及遵守規范帶來的簡潔,流暢和高效,我更相信在框架和規范下再去引入混亂和創新才是有價值的。
以前太自我,不屑于已經被定義好的東西,不屑于規范性的東西。后來認識到,越自我的東西,距離藝術越遠,距離人性越遠,距離產品越遠。
秩序和混亂的基石模型并不是非連續性和產品,我也是寫到這里才發現,這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關系。可以理解為非連續性是混亂,第一性原理是秩序,建立第一性原理上的非連續性在理解了曲線和通道將會因為不連續性不斷的閉合和開啟后,為我們打開了新的認知之門。當然這可能是我的自圓其說。
至于方法論:簡單,簡單,簡單,復雜,復雜,復雜
解釋我的方法論之前,我們先看喬布斯的方法論:
之所以在簡單后面加了復雜,是因為我相信復雜也是建立在簡單之上的。有這樣兩個理論叫做“自組織” 和“混沌理論”,這兩個理論讓我著迷于這個世界的復雜性,著迷生命體的復雜性。 簡潔很美,復雜也美。建立在秩序上的混亂,是一種更高級的美。
所以我永遠追求簡潔,但從不逃避復雜。
依照這樣的原理和方法論工作和學習的時候,無形中能感覺到一種秩序的在身邊。工作中,秩序提醒我要盡可能的做的規范,在規范的基礎上在去發揮。學習中,從來不逃避復雜,盡可能的輸入復雜輸出簡潔。
在生活中,秩序和混亂也同樣有指導性意義:
我也試圖讓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變的秩序,在自律的基礎上引入不一樣的混亂(下文要描述的:平行世界,多遠生活)
我的第一性原理(生活)
“平行世界,多元生活” 最早來自于大冰的書《乖,摸摸頭》,也是第一次聽到了這樣的生活觀“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跡天涯”。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瞬間被擊中,這不就是我現在的生活狀態嗎? 只是沒有找到這么文藝押韻的句子把它描述出來。
我試圖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多元,在公司是一個次元,下班回家進入另一個次元,去健身房健身又是一個次元,去遠足徒步,去網咖打游戲……。在公司就做好一個員工,下班后穿越到家里,換掉衣服,換掉香氛(這些都是讓我快速進入不同次元,不同狀態的一種方式),這樣會確保我在每一個次元都會快速的進入狀態,健身房,徒盟……都是如此。對于一些人,我是同事,對于一些人,他們只知道我是一個健身愛好者,對于一些人,他們只需要知道我是一個 中單Loler。不同的次元,做不同的事。平行時空,多遠生活。次元的多元,角色的多元,這樣讓我覺得生活的每一個次元都無比地精彩,我很享受這種不同次元的穿越,不同角色的切換。
所謂牛逼不是你整天埋頭工作,為了面包和牛奶,讓工作成為了生活的一切。更不是你辭掉工作去追求詩和遠方。真正的牛逼是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跡天涯。既擁有面包牛奶,又擁有詩和遠方。
至于方法論:讀書,健身,旅行,這三種愛好已經成為了普世價值觀,不用多解釋了。來一些照片吧:
寫在最后: 以上和大家分享的是我所理解的第一性原理,以及它對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影響。不知道同學們是否get到我所想表達的東西。哪怕能引起你一點點的啟發,我就很開心了。沒看明白,但似懂非懂的同學也可以加我的微信一起交流:UU894392704,最后,希望你們也能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愿你們擁有面包和牛奶,也擁有詩和遠方。有一個配得上身體的靈魂,也擁有跟得上靈魂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