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龍泉官窯理論上存在于明洪武至明成化年間,但是再細分卻十分困難. 各個年代的寶相花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根據寶相花造型,可以進一步確定年代.
這種類型的寶相花,也出現在景德鎮民窯青花瓷器上,出現的年代大約為明成化至明正德時期.所以,這件寶相花龍泉若為官窯,則年代在明成化;若為民窯,則年代在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
底胎中心有一塊圓形青釉,這種底部形制出現在元代和明代龍泉上.
從胎骨看,胎體潔白細膩,已經不是那種粗糙的灰白胎.胎骨硬度較軟,磁化程度略低,具有老窯胎骨特征.
參考資料一:寶相花紋
一種漢族傳統的陶瓷器裝飾紋樣。將自然界花卉(主要是蓮花)的花頭作藝術處理,使之圖案化、程式化。
“寶相花”最早出現在宋代文獻中,例如北宋李誡《營造法式》列寶相花為彩畫裝飾花卉類紋樣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北宋初陶毅所撰《清異錄》①。書中的《花經》(南唐)《九品九命》條中列寶相花為“六品四命花”之一。由盛開的花朵,花的瓣片,含苞欲放的花,花的蓓蕾和葉子等自然素材,按放射對稱的規律重新組合而成的裝飾花紋。靈感來自金屬珠寶鑲嵌的工藝美及多種花的自然美。
參考資料二:網絡摘取的明中期民窯青花寶相花
參考資料三:北京毛家灣出土的成化瓷片
參見《北京毛家灣出土瓷器》,P62
參考資料四:明代龍泉瓷片
因為很難找到完整器,明代龍泉不是我們的收藏主項。這里網摘一些明代龍泉瓷片照片,供博友參考。收藏是講緣分的,也許博友運氣好能遇到。
胎釉交界處的火石紅比較深,有深紅色的一條線。胎比較軟。
釉面沒有冰裂紋。
釉面有冰裂紋。
釉面有冰裂紋。
有些局部地方開不規則冰裂紋,有些沒有冰裂紋。
參考資料五:真的假的?
北京中漢拍賣有限公司2017年春季拍賣會拍賣了一件明永樂龍泉梅子青釉浮雕纏枝花卉紋壯罐,高23.4cm,落槌價100萬元。北京中漢的淵源,業內人都知道,拍品水平較高。
這件瓷器是日本東京茶道家族的舊藏,來源比較可靠。
網上傳出,無論拍賣公司還是競標者,都看走眼了。這件瓷器不是龍泉窯的,而是景德鎮窯的。國家博物館陶瓷組數位專家學著在共同參觀預展時,一致認定此瓷器是永樂時期景德鎮御窯仿浙江龍泉窯的。該瓷器該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丙。并說第一時間發往耿寶昌先生處確認。
《東方陶瓷-佛利爾美術館世界頂級收藏-卷六》,1982年,圖96。同類永樂青花壯罐市場價值不低于3000萬。
10多年前,我愛人與耿東升有過一段交往。當時,耿東升是保管一部文物征集室主任,研究員。國家博物館陶瓷組與耿寶昌的淵源肯定是很深的。耿東升是64年出生的,目前還沒有退休。所以,網上的故事聽起來有點像真的。
因為我愛人是政策領域的專家,與收藏界交往有負面影響,很容易被人誤會是想利用收藏界專家的眼力,去投機斂財。所以,我愛人近十幾年盡可能切斷與收藏界的聯系。這次,也沒法去確認故事的真偽。
從釉色看,這就是龍泉窯。
與明代龍泉窯常見產品看,釉薄處較白,表明胎質含鐵量較少,確實與常見明代龍泉窯產品釉薄處有點差別。
主要是底部漏胎處,胎質潔白,與明代龍泉窯的火石紅胎骨確實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