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過后小心病毒性心肌炎”
“陽康后劇烈運動會誘發心肌炎嗎”
……
近日,有關新冠病毒與心肌炎的話題甚囂塵上,引發不少網友熱議。
有“陽過”的網友表示,“越看越覺得自己是心肌炎,稍微一活動就很累、胸悶氣短。”“我最近好幾次感覺心跳到喉嚨了,網上說是早搏,會變成心肌炎嗎?”
一般在感染新冠兩周以后,心肌會有一定的反應,像心電圖的一些變化,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傳導系統的問題,還有一些心功能的問題,病人有的時候有胸痛、胸悶、氣短、心悸甚至暈厥這樣的癥狀。發生這樣的問題的話,如果嚴重的話,要及時到醫院去查一查心肌酶有沒有什么變化,當然得成倍成倍增高,才能反映出心肌的一個損傷,還有一系列的我們相應檢查(才能確定是否是心肌炎)。
輕度的病毒性心肌炎僅僅表現為感冒癥狀,而不會有明顯的心臟癥狀。在感冒癥狀消退后會特別容易疲勞,容易出汗,多休息基本可以痊愈。
典型病毒性心肌炎會先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癥狀,表現為發熱、全身酸痛、嗓子痛、倦怠、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之后在1-3周左右出現胸悶、心悸、呼吸困難、身體浮腫、暈厥等癥狀。如果懷疑自己有病毒性心肌炎要及時就醫。
病毒性心肌炎更多發于年輕力壯的群體。40歲以下的青年人抵抗力強,容易在感染病毒后,免疫反應激活過度,誘發病毒性心肌炎。大部分心肌炎患者通過休息可痊愈。但是極度免疫低下或極度免疫過激而產生的爆發性心肌炎,會對心臟造成嚴重損傷甚至出現心臟衰竭。病毒性心肌炎在中醫學上屬于“心癉”“心悸”范疇,該病的發生與先天稟賦不足、正氣虛弱、外感邪毒等因素有關。該病病位在心,涉及脾、肺、腎等臟器,病機為外感風熱、濕熱邪毒,正氣受損,是本虛標實之證。發病初期主要表現為邪毒侵心、正邪交爭的病理變化,疾病后期由于病情遷延,機體陰陽氣血虧虛,產生瘀血、痰濕等病理產物,形成虛實錯雜之證。在2020年9月,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發布的《國際中醫臨床實踐指南· 病毒性心肌炎》中為病毒性心肌炎不同階段中醫藥防治提供了指導性意見:指新近發病,癥狀、體征和輔助檢查異常、多變,病程多在 6 個月以內;急性期又分為兩種熱毒侵心證和陽虛氣脫證。臨床表現為發熱身痛,鼻塞流涕,咽癢喉痛,咳嗽咯痰或腹痛泄瀉,肌痛肢楚,繼之心悸,胸悶氣短,舌質紅,苔薄黃或膩,脈細數或結代。主要可以使用方藥銀翹敗毒散加減,起到清心解毒,宣肺寧心的作用。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驟,喘息心悸,倚息不得臥,口唇青紫,煩躁不安,自汗不止,四肢厥冷,舌質淡苔白,脈微欲絕。治法為回陽救逆,益氣固脫。方藥可以選擇參附龍牡湯加減。若兼氣陰兩虧,脈虛欲脫者,可選用生脈飲。癥狀反復出現、遷延不愈,輔助檢查未恢復正常,病程一般在6 個月以上;遷延期又分為心肺氣虛證、痰濕內阻證、氣滯血瘀證、氣陰兩虛證、陰虛火旺證、心脾兩虛證以及陰陽兩虛證。心肺氣虛證常表現為氣短乏力,胸悶隱痛,自汗惡風,咳嗽,反復感冒,舌淡紅,苔薄白,脈細無力。方藥可以選擇參蘇飲加減,起到補益心肺,固護衛氣的作用;中成藥推薦玉屏風顆粒、補心氣口服液。痰濕內阻證臨床表現為胸悶憋氣,頭重目眩,脘痞納呆,口黏惡心,咯吐痰涎,苔白膩或白滑,脈滑。治法為祛濕化痰,溫通心陽,方藥可以選擇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溫膽湯加減,中成藥推薦心速寧膠囊。氣滯血瘀證臨床表現為心前區刺痛,痛有定處,胸悶脅脹,心煩易怒,唇色紫暗,舌質暗紅或有瘀斑、瘀點,脈弦澀。方藥可以選擇血府逐瘀湯加減,中成藥推薦血府逐瘀膠囊,可以起到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效果。氣陰兩虛證臨床表現為心悸,胸悶,疲乏,氣短,失眠,易驚恐,手足心熱,舌淡紅,苔薄白,脈弱或細弱或沉弱。方藥可以選擇生脈散加味,中成藥推薦養心生脈顆粒、參龍寧心膠囊、芪冬頤心口服液以及生脈飲,可以起到益氣養陰,安神鎮靜的效果。陰虛火旺證臨床表現為心悸不寧,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失眠多夢,顴紅口干,舌紅,少苔,脈細數。方藥可以選擇天王補心丹加減,中成藥推薦天王補心丸,可以起到滋陰降火,養心安神的效果。心脾兩虛證臨床表現為心悸怔忡,肢體倦怠,自汗短氣,面色無華,舌淡,苔薄,脈細數。方藥可以選擇歸脾湯加減,中成藥推薦人參歸脾丸,可以健脾益氣,安神定悸的效果。陰陽兩虛證臨床表現為心悸,氣短,胸悶,畏寒,乏力,腰酸,多夢,舌淡或胖,脈細無力或結代。方藥選擇炙甘草湯加減,中成藥推薦金匱腎氣丸,可以起到溫陽益氣,滋陰通脈的效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