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信園春曉 | 雨抹秋風近,暑消月夢清 ——二十四節之處暑詩話
二十四節氣之處暑詩話
雨抹秋風近,暑消月夢清


作者/信園春曉
處暑


七律·處暑/信園春曉

 

夜雨攜風入遠林,吹除酷暑跡難尋。
松丘不見蒼鷹祭,草砌時聽小蛐吟。
葉落沙汀晨氣潤,潮平柳岸晚涼侵。
欣聞禾壯倉鐮備,且酌秋醅待好音。

 

定風波·新秋/信園春曉

 

遠望高天云影明,飛花流水念塵清。
正是野行秋日好,閑釣,時將衣袖撲蜻蜓。
小館幾杯人酩酊,乘興,輕吟一闋感浮生。
欲往南山霜重處,歸去,依稀又過斷雁聲



二十四節氣之處暑詩話


      2018823日,農歷戊戌年七月十三,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4個節氣——處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束,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今年自從立秋以來,幾場臺風,幾場大雨,氣溫驟降,黃葉飄零,似乎進入了秋季,看見有人換長袖衫了。這與往年處暑延續酷熱形成了鮮明對比。這情形如同宋代張嵲所描寫的那樣: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處暑 /張嵲[]

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猶多壘,余生久息機。


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


張嵲,字巨山,湖北襄陽人。宣和三年,上舍選中第,任城尉、中書舍人等,一直不得重用,后以母病去官。他是宋朝著名詩人,朱熹的啟蒙老師。“永樂大典”以其篇帙較富,析為三十六卷,題作《紫微集》。其五言古詩尤極語境高簡,意味深遠。


這首詩說,人世間暑熱還沒過去,大山里今已換秋衣了;飲露水的蟬聲漸漸嘶啞,秋天的景象已經出現;外敵侵迫國家多難,我也早已看破沒有了機巧功利之心;漂泊中如果抱著莫大的虛幻空想,到頭來必將是事與愿違落了空。作者沿用屈原《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句意,但又有所變化,含蓄地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



 同樣地,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在處暑時節也寫過一首詩:
七月早秋曲江感懷/白居易[

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
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朱顏易銷歇,白日無窮已。
人壽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蕪與紅蓼,歲歲秋相似。
去歲此悲秋,今秋復來此。
  詩的大意是,處暑時節,天上酷熱的云彩慢慢散去,涼風習習吹來;池塘里的荷花一大半都成為結滿蓮子的蓮蓬,這預示著秋天又來了。進而感嘆:日子悄無聲息地走過,年輕的容顏已在不知不覺中消退;人的壽命再長終究比不過高山,年歲時光流逝卻快如流水;雜草和狗尾巴花,每年秋天都一樣地枯萎;去年來到這里悲秋閔懷,沒想到今年再來仍是此景此情!這首詩,借處暑秋涼之景物興起,感嘆官場無情,歲月無蹤,來日無多,表達了無法如愿地把握住短暫的人生、做出一番事業的無奈心情,有一種秋來愁生的消沉心境……


    前些天碰到鄉下熟人,言說今年晚稻正灌漿,長勢良好,所謂“處暑三日稻有孕,寒露到來米入囤。”今年有些農戶準備請收割機收稻子,但愿老天不要太搗亂。



長江二首其一/蘇泂[]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
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吟。
極知仁者壽,未必海之深。


蘇泂,字召叟,山陰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慶元末前后在世。少從其祖游宦入蜀。長而落拓走四方。曾再入建康幕府。從陸游學詩。與之唱和者,有辛棄疾、劉過、王柟、潘檉、趙師秀、周文璞、姜夔等,皆一時名士。有泠然齋集二十卷,詩余一卷。


詩中說:處暑來到短短三天就終結了暑氣,新秋的涼爽宜人真是萬金難求啊。如今滿頭的銀絲白發,早已看透了世間的萬事,那蓬勃生長的青草,就印證了清靜寂定的心境。宋黃庭堅《聽崇德君鼓琴》詩亦云:“禪心默默三淵靜,幽谷清風淡相應。”也是這個意思。任憑仙鶴在那里翩翩起舞,悠閑聽著蟋蟀斷斷續續地歌唱,讓我徹底頓悟:道德崇高者,懷有仁愛之心,胸懷寬廣的人容易長壽。出《禮記·中庸》引孔子:“故大德……必得其壽。”德者壽的觀點是儒家養生思想最為集中而典型的體現,真能夠做到這樣大海的深邃也未必能夠相比。詩人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體會到人生的第一要義就是要養心。而養心又需從日常做起,也就是平時要養德。孔子說“仁者壽”,自己解釋說:“仁者,愛人。”就是說待人要寬厚大度,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


處暑后風雨/仇遠[宋]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仇遠(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號山村、山村民,人稱山村先生。元代文學家、書法家。元大德年間(1297~1307)五十八歲的他任溧陽儒學教授,不久罷歸,遂在憂郁中游山河以終。


詩人根據季節特點,截取生活片段來寫,平白如話,親切生動:處暑剛過,大風伴著大雨緊接而來,將殘余的夏暑一掃而空。天地萬物瞬間就變得涼爽起來。涼風透過窗紙上的空隙吹進來,真好笑手里還拿著扇子扇風就有點多余了。小兒此刻在讀《秋風賦》,令人回憶起作者醉翁來。《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辭賦作品,是繼《醉翁亭記》后的又一名篇。它駢散結合,鋪陳渲染,詞采講究,是宋代文賦的典范。此賦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歐陽修時年五十三歲,雖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故心情苦悶,乃以“悲秋”為主題,抒發人生的苦悶與感嘆。詩人借《秋聲賦》憶醉翁,以“疾風驅急雨”為引子,暗喻世事艱難,抒發“因識炎涼態”的不平,延及更容易被憂愁困思所侵襲的人,感嘆“紈扇笑無功”,也是作者自己對人生不易的體悟。  


(本文參考百度文庫)


END
作者簡介:
何學忠,網名信園春曉,中學物理高級教師。原籍安慶,客居滬上。安徽省、安慶市詩詞學會會員。尊崇國學,愛好詩詞,學而時習,偶有所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十首最美立秋詩詞: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立秋詩詞10首: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文化】立秋詩詞10首: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絕句采珠』日暮階前風帶雨,桐歌竹韻正堪眠。
立秋|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
中國詩歌報唐宋格律詩詞創作室第74期優選合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庄河市| 大埔区| 长武县| 平安县| 平舆县| 澳门| 梓潼县| 东山县| 洞头县| 海盐县| 泽州县| 探索| 滦平县| 无极县| 栾城县| 巫溪县| 江门市| 聂拉木县| 浦北县| 正宁县| 定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东丽区| 北宁市| 凉城县| 准格尔旗| 平湖市| 兴安盟| 读书| 丰宁| 大名县| 友谊县| 东港市| 天峻县| 游戏| 威远县| 云浮市| 武汉市| 清流县|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