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專家 潘 琦 北內分泌科副主任 劉 敏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DPN篩查什么?為什么要做?...
這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至,下面小編為您來一一解答~
DPN就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是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中最常見,危害性最大的并發癥之一;
是糖尿病患者致殘、生命質量顯著下降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它是指因糖尿病之慢性高血糖狀態及其所致各種病理生理改變而導致的神經系統損傷。可累及全身周圍神經系統任何部分,可導致足部潰瘍、壞疽,以至截肢,是非創傷性截肢的最常見病因,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的表現主要以感覺障礙為主。
當糖尿病患者出現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后,自身的感覺會發生異常,尤其是神經毀損后,患者對疼痛、外傷不能進行預防性的保護。
癥狀:癥狀為手腳的麻痹、疼痛、寒冷、燒灼感等,其中以腳麻多見,出現下肢足背前半部分對稱性的麻痹,也有一部分患者在腳麻的同時出現手指麻痹,或針刺樣疼痛,也多呈對稱性。因此,當糖尿病患者出現雙足或雙手對稱性的麻痛感時,要警惕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可能。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會導致的死亡風險增加:截肢所引起的死亡和心臟自主神經病變導致的心源性猝死。
截肢所引起的死亡:如果患者出現了合并感染就很容易導致糖尿病足,而糖尿病足患者正是高危截肢人群,其截肢的風險比正常人群高15~27倍,是威脅患者健康甚至生命的非常嚴重的臨床終點事件。
心臟自主神經病變導致的心源性猝死:當糖尿病患者的心臟自主神經發生了病變、受損,患者對疼痛的感知消失,往往會延誤診斷冠心病的時間,錯失治療時機,死亡率就會明顯增加。
要避免因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導致的死亡,糖尿病患者必須要重視早防早治,而篩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早期診斷的手段。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發布的中國糖尿病指南以及美國、歐洲的糖尿病指南都建議:一旦確診糖尿病都要進行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篩查,即便結果是陰性,也要每年篩查一次。①
在眾多周圍神經病變的篩查中,國內外指南對遠端對稱性多發神經病(DSPN)的篩查均有標準化流程:
當糖尿病患者就診時,醫生就詢問患者是否有相應的疼痛、麻木、感覺異常、針刺痛等病史,如果患者有類似的癥狀,進行簡單的鑒別后就需要進行體征篩查,體征篩查包括五項:踝反射、針刺痛、震動覺、溫度覺、壓力覺。有研究顯示,做了這樣的組合篩查后,診斷DSPN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均能高達80%以上。
本文主要的參考資料:①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發布的《中國糖尿病指南》,②美國糖尿病協會發布的《關于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診斷和治療指南》,③健康時報2017年11月7日《糖友DPN篩查要當回事》,④健康時報網2017年02月13日《有種手麻,是糖尿病鬧得》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轉載時請在顯著位置注明來自微信公眾號“糖來糖往”(jksb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