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井穴
【取穴位置】
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最高處。
取穴時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臥的姿勢,此穴位于人體的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所屬經絡】
足少陽膽經
【穴位名解】
經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別名膊井、肩解,屬足少陽膽經,手足少陽、陽維之會。
肩井:肩,指穴在肩部也;井,地部孔隙也。肩井穴名意指膽經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
本穴物質為膽經上部經脈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后,經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肩井穴。
【穴位作用、艾灸參數】
疏導水液,祛風清熱,活絡消腫。
膽經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
能夠改善頸肩部與頭部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艾灸時間:5-10分鐘
【主治病癥】
主要適用于難產,肩背痹痛,頸項強痛,乳癰,乳腺炎,乳腺增生,中風,瘰疬,難產,諸虛百損。
對頭暈、耳鳴、高血壓、眼疲勞、落枕、腦供血不足、上肢無力、落枕、神經衰弱、子宮出血都有不錯的改善。
【穴位配伍】
調理乳腺炎特效穴、腿腳酸痛:肩井穴配足三里穴、陽陵泉穴。
肩背痹痛:肩井穴配肩髃穴、天宗穴,有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
乳汁不足,乳癰:肩井穴配乳根穴、少澤穴,有消炎通乳止痛的作用。
難產:肩井穴配合谷穴,三陰交穴,有活血利氣催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