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瑜伽之前,飽受痛經折磨的我,都是只能躺著,腹部酸脹的不行,后來經常練習瑜伽,把痛經治療好了,而且沒有再痛過,可尷尬的是來的悄無聲息,猝不及防,因為沒有感覺了,流了一地都不知道!
如果你是經常痛經的,可能是氣血不足和手腳冰涼的人,除了養足氣血,通經絡,藥療、理療、食療(吃溫補食物)等來緩解姨媽癥,還有一個就是運動康復,下面就來介紹這五種有效緩解痛經的瑜伽姿勢(伽人親測,有效,需耐心堅持)。
一. 蝗蟲式
趴在墊子上,雙手伸直壓在骨盆下方聚攏,下巴貼在墊子上,雙腿伸直向后上方抬起,抬到骨盆部位為止,維持動作。
作用 :使子宮的彈性增強,收縮子宮,防止荷爾蒙的分泌。
維持動作30-50秒,反復2次以上。
二. 天橋姿勢
平躺在墊子上,膝蓋彎曲,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腹部收緊,身體用力向上抬,肩膀貼在地上,從肩膀到膝蓋保持一條直線,維持動作。
作用 :增加子宮的彈力,緩解痛經,還能減掉小腹。
維持動作50秒,反復20次。
三. 坐角側伸展式
坐在墊子上,彎曲右側膝蓋,左腿向旁邊伸直。左手把在腳尖上,右手彎曲成半圓形,向左腿彎曲身體。
作用 :在拉伸小腿和腳腕、舒展腿部肌肉的同時還能伸展肋骨,能緩解腹部痛經。
維持動作20-30秒,做1-2次。
四. 船舷姿勢
盤腿姿勢坐在墊子上,右腿向后彎曲,雙手交叉放在頭后,身體伸直,向右腿方向彎曲,伸展左側肋骨,視線放在天花板上。
作用 :幫助矯正骨盆位置,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痛經。
維持動作20-30秒,做1-2次。
五. 束腳式
盤腿坐在地上,腳掌互相貼緊,雙手抱在腳背上,身體向前彎曲,盡可能的將身體貼在腿上。
作用 :刺激骨盆和骨關節,緩解痛經,對孕婦而言更是一項不錯的瑜伽姿勢。
維持動作20-30秒,反復1-2次以上。
經期是女人的身體短周期的修復黃金時段
控制體重和想保持好身材的姐妹們不要有所顧忌,
以上幾個瑜伽體式能消除您的浮腫,痛經,乏力等等生理期不適癥狀,
鋪開你的瑜伽墊,開練吧!
在印度,女性經期寫為“moonday”,意為“月亮日”,期間要求女性:內省,隱退,休息,凈化和冥想的日子。但瑜伽修行也不必停止
在月經來潮的若干小時里(48至72小時)1-3天,建議完全休息。
“瑜伽萬里行”半公益全國巡回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