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在同一生態條件下栽培的豐產性、適應性和抗逆性下降,種性退化,二次分枝現象嚴重,大蒜二次分枝造成蒜頭、蒜薹產量明顯下降。大蒜二次分枝有什么危害,大蒜二次分枝分為幾種?造成大蒜二次分枝的原因是什么,種植大蒜如何防止二次分枝發生?
大蒜二次分枝現象對大蒜及蒜薹的商品率影響均較大。發生二次分枝的大蒜蒜頭畸形,蒜瓣排列錯亂,易松散脫落,嚴重影響大蒜品質和產量,主薹變短變細,甚至不能抽出,蒜薹產量下降70%,基本失去商品性。
大蒜二次分枝一般出現在抽薹期,長出的分枝形似馬尾。根據二次分枝在大蒜植株上發生的部位,可將其分為外層型二次分枝、內層型二次分枝和氣生鱗莖型二次分枝3種類型。
1、外層型二次分枝:大蒜植株外層葉片的葉腋中萌生一至數個鱗芽,鱗芽延遲進入休眠而繼續分化和生長,形成獨瓣蒜或沒有花荽或有花薹的分瓣蒜,導致在蒜頭的外圍著生一些排列錯亂的蒜瓣或小蒜頭,使整個蒜頭畸形。這種類型的二次分枝對商品蒜品質影響最大。
2、內層型二次分枝:在大蒜植株內層葉片的葉腋中,正常分化的鱗芽延遲進入休眠,鱗芽外圍的保護葉繼續生長,從植株的葉鞘口伸出,形成多個分杈。有的分杈發育成正常的蒜瓣,有的分杈發育成多瓣蒜,其中有少數多瓣蒜還形成了花薹。輕度的內層型二次分枝對蒜頭的外形影響不大,嚴重發生時,蒜薹變短,質量降低,蒜瓣排列松散,蒜頭上部易開裂,所形成的多瓣蒜外觀酷似一個肥大的正常蒜瓣,常易被選作蒜種用,但播種后由一個種瓣中長出多株蒜苗,從而影響蒜頭的產量和質量。
3、氣生鱗莖型二次分枝:蒜薹總苞中的氣生鱗莖延遲進入休眠而繼續生長成小植株,甚至抽生細小的蒜薹發生氣生鱗莖型二次分枝的植株,常使蒜薹短縮,喪失商品價值,但對蒜頭的影響不大。這種類型的發生率一般很低。
1、品種遺傳原因:大蒜二次分枝類型及發生的嚴重程度與其遺傳因素有較大關系。不同品種大蒜的二次分枝類型不同,根據其二次分枝表現將大蒜歸納為3大類:一類是只發生內層型二次分枝的大蒜品種,如蘇聯紅皮蒜系列的品種:一類是內層型及外層型二次分枝均可發生的大蒜品種,如蒼山大蒜;還有一類是不發生、或很少發生二次分枝的品種,如陜西蔡家坡蒜、臨潁蒜、宜陽蒜等。
2、蒜種貯藏溫度和濕度:蒜頭收獲后,多于室溫下貯藏,貯藏期間不會遇到易誘發二次分枝的低溫和冷涼條件。但秋季播種后,從苗期到花芽、鱗芽分化發育期都會遇到低溫和冷涼條件,所以蒜種即使不進行低溫處理,也有發生二次分枝的可能。
3、蒜瓣大小:以山東金鄉蒜和中牟大白蒜為試驗材料的研究結果表明,蒜瓣大小與二次分枝間的關系,因播種前蒜種貯藏條件和種植密度不同而異。在室溫下貯藏的蒜種,大蒜瓣比小蒜瓣易發生外層型二次分枝,播種前25-30天進行溫度為16-17度、空氣相對濕度為95%的冷涼處理后,則蒜瓣愈大,外層型二次分枝愈嚴重,小蒜瓣則表現為比大蒜瓣易發生內層型二次分枝。
4、大蒜的播期:容易發生內層型二次分枝的大蒜品種,如蒼山大蒜,播期早晚對外層型二次分枝的發生無顯著影響,但蒜種經過冷涼處理而且提早播種時,會促進大蒜外層型和內層型二次分枝的發生。
5、大蒜的種植密度:研究表明,行距為22厘米,株距分別為15厘米、10厘米和7厘米的不同種植密度對外層型二次分枝的發生沒有顯著影響,但對內層型二次分枝的發生有皎大影響。其中行距22厘米,株距15厘米時對內層型二次分枝的發生有極顯著促進作用,但行距22厘米,株距7厘米時,內層型二次分枝株率卻表現為極顯著降低,而且蒜瓣愈小,內層型二次分枝株率愈低。
6、灌水原因:在大蒜全生育期,特別是鱗芽分化以后,灌水次數多、灌水量大、相對含水量為80%-95%的高濕度土壤,對外層型二次分枝和內層型二次分枝的發生均有促進作用,并且對前者的促進作用大于后者。相對含水量為50%的低濕度土壤,外層型二次分枝和內層型二次分枝都不發生。
7、施肥原因:種植大蒜以有機肥作底肥時,氮肥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數對二次分枝也有影響。氮肥施用量大,二次分枝株率增加。早春大蒜返青后施用的速效性氮肥量愈多,二次分枝現象愈嚴重。
8、采取覆蓋種植引起:大蒜采取覆蓋地膜后,土壤溫度上升,含水量提高,有效養分增多,肥力增高,此時大蒜的生育進程提前,植株生長旺盛,花芽和鱗莖分化期提前。花芽和鱗莖分化后常處于日照時間較短、土壤高溫高濕及多肥等有利于二次分枝發生的環境中,二次分枝現象增多。
9、氣候原因:大蒜二次分枝發生的程度,在不同年份往往有較大差異。就現有研究資料看,花芽和鱗芽分化期的氣候狀況,對二次分枝的發生有較大影響。秋播地區冬季溫暖,植株生育迅速,早春氣溫回升快,花芽和鱗芽分化早,分化后日照較短,如果又遇連續降溫和降雨天氣,土壤濕度大、通度低,鱗芽再次感應低溫,再次分化出鱗芽和花芽,以后在長日照高溫條件下形成二次分枝。
1、選擇適宜品種:大蒜從外地引種時,應選擇引種對誘發二次分枝條件反應不敏感的大蒜品種,可在栽種前將蒜種冷藏在0~5度條件下30天左右,并適當推遲播種。收獲時調查統計不同類型二次分枝株率,準確、快速地篩選出對誘發二次分枝條件反應不敏感的品種。同時,留蒜種時要從田間選擇生長勢強、植株經濟性狀表現整齊,無二次分枝的大蒜蒜頭做種子。
2、蒜種安全貯藏、適期播種:蒜種貯藏場所應保持20度以上的溫度和75%以下的空氣相對濕度。應根據不同大蒜品種二次分枝的特點,經過不同年份的田間試驗,確定適宜播種期范圍。如河南省中東部地區適宜播種期,早熟蒜在9月10日左右,晚熟蒜在9月20日至10月20日。
3、大蒜合埋密植:大蒜釆用適宜的種植密度可減少大蒜二次分枝的發生,如河南省中東部地區早熟蒜一般42萬株/公頃,晚熟蒜一艤36萬株/公頃。
4、大蒜合理施肥:耕種幫建議種植大蒜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基肥釆用有機肥與氮、磷、鉀復合肥及微量元素肥料。經多年試驗,在河南豫東潮土蒜區中高產地力條件,一般施用氮肥420~450千克/公頃、磷肥120~180千克/公頃、鉀肥180千克/公頃、琉酸亞鐵60千克/公頃,硫酸鋅45千克/公頃較為合適。用速效性氮肥作追肥時,忌多次多量施用,尤其是返青期要注意應少施或不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