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人與人的區別。
認知,會決定你如何看世界,看自己,看他人。
看法不同,觀點不同,你的行為也不同,產生的后果也不同。
人的認知,是有層次之分的
認知是人通過心理和思維活動,對客觀世界進行認識、了解、分析而最終作出判斷的過程和結果。認知能力決定了認知層次。認知層次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人們看待事物和問題的氣度和眼光。
最低層級的認知。這種最低層次的認知,無法把人與環境區隔開來,無法正確衡量人的價值。
混沌層級的認知。這種認知層級的人,無法把自己的想象與現實分開。認知能力低下,無力區分幻境與現實!
迷茫層級的認知。迷茫地帶的人,能夠區分人與環境,也能夠分清幻境與現實,但就是無力對抗心中的情緒,無法區別情緒與事件。他們永遠不愿意想清楚,每個人都是在不斷的傷害中成長,傷害事件不會影響到你的未來。影響你未來的,是你對事件的看法,是你那擺脫不了的、無休無止抱怨的情緒!
困惑層級的認知。到了這個層級,有目標了,不迷茫了,但因為無力區分觀點與事實。往往困惑于對同一件事的不同的觀點敘述之中,免不了陷入被人玩弄,活得好累好辛苦。不是世界不對,是你的認知,還需要升級。
清醒層級的認知。達到這個認知層級的人,走過了從前的迷茫與愚昧,并能認識到自己的愚昧,智慧的向他人學習,主動的向別人求教,造就出強大的自我學習力。
認知是有其規律
的
認知層次越高的人,學習力越強大,越追求不斷地超越自我,越容易成就自我。認知的成長,有其客觀的規律性:
最低層級:無力將人從環境中區隔出來,所行皆錯。
混沌層級:無力區分幻境與現實,活在亂麻一團的心中,苦不堪言。
迷茫層級:無力區分情緒與事件,失去自我把握能力。
困惑層級:無力區分主觀描述與客觀,努力奮掙,也無法改變命運。
清醒層級:只有從迷茫和愚昧地帶慢慢走出來,進入清醒的思維層級,才能夠辨析每個人的優勢缺點,學習人家的長處,避免自己的短板,通達人性,知人知已,明曉事理,人生才會變得歡愉精彩。
生活的痛苦或是糾結,很大程度上說明你的認知出了問題。決定我們快樂幸福的動因,只是自己的認知,是我們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觀感與看法。這世界就是這樣客觀的存在著,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往往認知出了問題,就會做了錯事,還感覺自己有道理,錯都是別人的,郁悶抱怨整天縈繞著自己的生活。錯誤的認知,削弱了我們的能力。讓強大的自我,淪為幸福的背離者。其實就是自己可著勁的跟自己過不去。
快樂與幸福源于自心,而非外界。中華民族的先哲至圣們在2000多年前就叮嚀我們:如果我們的心,陷入到陰暗、迷茫與愚昧,那我們的人生就沒有快樂幸福可言。
讓我們清心靜慮,凈化自己的心境,提升認知的層次,從更高的維度俯瞰這個世界,去把握好屬于我們自己快樂幸福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