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本文介紹了美國大豆和玉米主產區的單產和產量分布情況;從區域角度看,美國大豆和玉米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南部和西部州,該地區種植面積大、且單產水平高,約占美國大豆和玉米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從種植規??矗绹r場的種植規模超過100公頃,遠遠超過我國國內水平;但水利灌溉方面,美國大豆和玉米種植面積的90%左右仍依靠天氣,因此,氣候狀況對產量的影響非常重要。
最后,從種植收益的角度看,玉米的單產要遠遠超過大豆,但玉米的種植效益持續走低且連年負收益,導致美國玉米的種植面積不斷下降;而大豆的種植效益雖然也出現走低,但仍舊維持微利的狀態,因此種植面積維持高位。
1. 美國大豆、玉米種植區域
1.1 美國玉米種植區域
表1:美國玉米種植區域
資料來源:USDA、興證期貨研發部
如表1所示,為美國玉米的主要種植區域,2017年前五大主產州產量達到87.922億蒲式耳,約占美國總產量的60.3%;前十大主產州產量達到118.93億蒲式耳,約占全國產量的81.6%。從各州的情況看,愛荷華州產量最大,約占全國玉米產量的17.4%;其次是伊利諾斯州、內布拉斯卡州和明尼蘇達州,三個州的產量比重均超過全國產量的10%以上。無論從種植面積還是從單產水平來看,前五大主產州的種植面積和單產水平均在各州中排名靠前。尤其是單產水平,前五大主產州的單產水平均遠遠超過全國的平均水平。其中2017年愛荷華州的單產水平最高,達到197蒲式耳/英畝,超出全國平均水平175.4蒲式耳/英畝12.3%。
圖1:美國玉米種植區域
資料來源:USDA、興證期貨研發部
從種植區域的角度看,美國玉米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五大湖沿岸,尤其是五大湖的西部及南部地區,玉米的主產州幾乎全集中于此,主要由該地區的地理條件決定的。
圖2:美國玉米單產情況
資料來源:USDA、興證期貨研發部
從單產情況看,美國玉米單產水平高的地區同樣集中在五大湖的沿岸附近,說明該地區豐沛的水資源對玉米的單產起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主產區相對過于集中,極端氣候發生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單產水平同時下降,使得總產量降幅過大。
1.2 美國玉米種植成本
表2:美國玉米種植成本
資料來源:USDA、興證期貨研發部
如表2所示,為2010年以來美國玉米的種植成本情況。玉米的銷售收入包括收獲的玉米及副產品-玉米秸稈的銷售收入;成本中,運營成本相當于可變成本,隨著種植面積的增加,投入成比例增加;而均攤成本類似固定成本,分攤到每英畝種植面積里。均攤成本中土地的機會成本是指放棄種植其他作物的成本,由于該項的存在,可以看到自2014年以來,種植玉米的凈利潤是負的。以運營成本計算的利潤則持續走低,但維持正的利潤。
從該表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如下信息,即美國農場的種植規模為268英畝,約合108公頃,遠遠超出我國農戶土地的種植規模。從水利條件看,美國玉米可灌溉的面積為11%,剩余89%的土地同樣沿襲“靠天吃飯”的傳統,這也就導致市場對玉米生長關鍵期的天氣特別關注。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最新預測,2018年美國每英畝玉米的成本投入為645美元,目前趨勢單產預測為174蒲式耳/英畝,假設凈利潤為0,玉米副產品收益為0,則收割期農戶玉米的銷售價格要達到3.71美元/蒲式耳。由于近幾年,種植玉米的凈利潤為-100---80美元/英畝,對應玉米價格為3.13—3.25美元/蒲式耳。
另外,在假設種植凈利潤為0、副產品收入為0的情況下,若玉米豐產,達到178蒲式耳/英畝,則收割價格為3.62美元/蒲式耳。若玉米大幅減產,單產為172蒲式耳/英畝,則收割價格可能達到3.75美元/蒲式耳。
2.1 美國大豆種植區域
表3:美國大豆種植區域
資料來源:USDA、興證期貨研發部
如表3所示,為美國大豆的主要種植區域,2017年前五大主產州產量達到21.95億蒲式耳,約占美國總產量的49.6%;前十大主產州產量達到34.47億蒲式耳,約占全國產量的77.9%。從各州的情況看,伊利諾斯州產量最大,約占全國玉米產量的13.8%;其次是愛荷華州、明尼蘇達州、內布拉斯卡州和印第安納州,四個州的產量比重均超過全國產量的7%以上。無論從種植面積還是從單產水平來看,前五大主產州的種植面積和單產水平均在各州中排名靠前。尤其是單產水平,前五大主產州的單產水平均遠遠超過全國的平均水平。其中2017年愛荷華州的單產水平最高,達到197蒲式耳/英畝,超出全國平均水平175.4蒲式耳/英畝12.3%。
圖3:美國大豆種植區域
資料來源:USDA、興證期貨研發部
從種植區域的角度看,美國大豆種植區域同樣主要集中在五大湖沿岸,尤其是五大湖的西部及南部地區,大豆的主產州幾乎全集中于此,同樣由該地區的地理條件決定的。
從單產情況看,美國大豆單產水平高的地區同樣集中在五大湖的沿岸,說明該地區豐沛的水資源對大豆的生長起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主產區相對過于集中,極端氣候發生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單產水平下降,使得總產量降幅過大。
圖4:美國大豆單產情況
資料來源:USDA、興證期貨研發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