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是相對存在的,像好與壞,富與貧,有與無。這種相對性首先表現為一方面增多的同時另一方面相應減少,同時還表現為使用多少就減少多少。
朋友之間的相互幫忙是應該的,但要有個度,超過這個度就會讓人感覺不舒服,再好的朋友,也不是隨時恭候的,透支過度了,這段關系就變味。
真正的好朋友,會考慮你的感受,不會輕易麻煩你,尤其不會頻繁地麻煩你,因為他找你之前早已百般考慮這件事會不會令你為難,會不會給你帶來麻煩。而在他百般思慮過后向你開了口,你一定會二話不說,竭盡全力。
朋友A說,出于把對方當作朋友,在他有難的時候,伸出援手借錢相助。在約定的時間,對方沒有按時還錢,各種拖欠,一副逃避的樣子。如果你不能按時還錢,那么請你把你的難處或者下一次時間告知,不要用這種逃避的方式來對待。因為是因為她把你當朋友才出手相助的,沒有誰有義務幫助誰。
朋友B說,我很珍惜這樣一份從學生時代到現在的友誼,所以有些時候我會服軟,不是因為我很軟弱,是因為我很珍惜這樣一份情誼。但是不希望你就這樣無止盡的“欺負”我,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你對我好一分,我必會回你十分的。當有一天你的這些理所當然的“欺負”到達了我的一個極點,那我覺得我們的友誼也就差不多了。
有人說,真正的友情需要門當戶對,也有人說高質量的友情產生于兩個成熟理智的人當中,但我認為真正長久的友情產生于兩個為對方著想的人之間,有了為對方著想的心,才能跨越門第、學識、財富,永遠在對方心里生根。
如果對于你來說,我變了,變得喜歡頂撞了的話,那不好意思,可能友誼已淡薄。沒有無因的果,我的變化是累積在你平常的所作所為,是你透支了友誼,卻叫喊著我變了!輕易觸動的友誼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矛盾由量變即將蛻變成質變。
平等只是相對于等價的價值與能力來說的。如果你認為你比我優(yōu)秀不配平等交流,只配受你支配,那么你可以滾了。別拿你那一點點的施舍當做你維持這早已變質的友誼的資本,老子不需要,也沒下賤到販賣友誼。
太過容易得到的東西都不會用心珍惜,正如你永遠不會珍惜一杯水,除非被施加了某些觸及你的條件:沙漠中,水費很貴,等等……或許只有這樣才能讓你明白它的可貴,讓你學會珍惜。
致朋友,請不要無故透支友誼,我不想還未開始就要結束了,這會讓我很心痛。朋友不在多,而在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