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簡稱“皖”,省會城市是合肥,安徽的省名來源于清朝康熙年間,是由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又因為在安徽省內有皖山,所以春秋時期也有古皖國而簡稱皖。
跟江蘇的江北江南一樣,安徽省內也分為皖北皖南兩地區,不過和江蘇不同的是安徽省內還有一個皖中地區,皖中則是夾在皖南皖北兩派之間,皖南皖北相互不服氣也被稱為“皖北皖南”之爭。大家都知道在清朝前期的時候是沒有安徽省的,當時的安徽是屬于江南省的,江南省后來被康熙皇帝分成了江蘇和安徽兩個省份。
其實清朝時期的安徽和現在的安徽還是不同的,現在的安徽是在1952年皖北行署區與皖南行署合并成為安徽省政府。江南省在清朝時期就是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所以由當時江南省分出來的皖南相對來說經濟是比較發達,而皖北也是相對于靠近北方,在古時候經常受到戰亂的影響,所以經濟實力相對于皖南來說比較落后,地區經濟的不平衡往往都是矛盾爆發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經濟實力強的地區往往就會瞧不起經濟實力弱勢的地區,所以皖南人活得更自在,皖北人就更辛苦一點,但兩地區之間誰卻都不服誰。
接下來再從語言上考究一下,皖南因為是從江南省分離出來的,所以皖南官話被吳楚文化深深影響著,而皖北卻是被北方文化影響,講的是中原官話,所以說皖南的人到皖北聽不懂皖北的方言,皖北的人到皖南也往往都聽不懂皖南的方言,語言文化上的差異隔閡也是導致兩地相互競爭的原因之一。
安徽是國內外出務工的大省,皖北的經濟實力相對薄弱一些,所以可能外出務工的人數相對于皖南來說是比較多的,筆者其實也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國內往往是外出務工人數多的省份經常被人地域黑,安徽也是一樣,很多時候也被人莫名的地域黑,而皖南人則認為安徽被地域黑往往都是因為皖北人導致,而皖北人則認為是皖南人在外敗壞了安徽的名聲,所以這也是皖南皖相互不服氣的原因之一吧。
除了皖南和皖北相互之間的競爭,筆者以為安徽的省會城市皖中派合肥更是里外不是人,合肥是處于皖南和皖北中間,可以說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合肥是安徽省的中心城市,不過最為尷尬的一點是合肥北部的長豐縣文化更認同皖北,而南部的巢湖文化更認同皖南,所以這也導致了皖南人不把合肥當自己人,皖北人也是堅決不接受合肥,導致了合肥也是里外不是人。
不過筆者以為皖南皖北既然都是作為同一省份的人,就沒有必要再互相指責內斗下去,畢竟安徽和江蘇不一樣,安徽總體來說并不算是一個經濟強省,更需要皖南皖北齊心協力共同發展經濟,讓安徽的明天更好,畢竟現在發展經濟讓兩地百姓過上好日子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