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利用“學習成長記錄袋”評價法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能力

利用“學習成長記錄袋”評價法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能力

廣州市第七中學  弓延紅

教師必須采取提供學習者最后能自行把矯正機能接過去的那種模式,否則,教學的結果勢將造成學生跟著教師轉的掌握方式。    ——布魯納

學生成長記錄袋是有關學生學習成就或持續進步信息的一連串表現、作品、評價結果以及其他相關記錄和資料的匯集。新課程標準大力倡導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法,因為它充分體現了發展性學生評價的理念,如注重過程、關注學生發展的全面性、倡導評價方法的多元化、關注個體差異、注重學生本人在評價中的作用等。盡管它在應用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局限性,有明顯的缺陷,如評價的效度難以保證、主觀性較強、容易流于形式等,但作為一種較為理想的質性評價法,既能關注學生知識技能,又能兼顧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發展,還是應當積極運用及推廣的,當然,我們更應當在實踐中摸索更好的使用方法。

不管何種評價方式,最終的目標都是促進學生發展,而唯有被評價者能夠自我評價、自我反省、自我矯正,才能實現根本性的提高、發展,光靠外部力量(如教師、家長或者考試測驗)的逼迫是不行的。所以,“成長記錄袋”評價的實施重點也應放在如何提高被評價者(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上。

筆者認為,這種能力的培養可以分兩個階段進行:

(一)參與建袋

這是起始階段,教師是記錄袋的主要設計者、主導者,學生按教師的要求建袋,匯集教師指定的評價內容,按教師設計的評價工具通過教師、同伴、家長以及自己的評價,了解自己各方面的長短。

自我評價能力首先體現在懂得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這一階段的主要目地就是讓學生明確發展目標,形成關注過程、關注個人全面發展的觀念,了解并熟悉多元化的評價方法。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在設計學生成長記錄袋時就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做好必要的思想動員,提高學生的認識及參與熱情。

初一學生基本上處于懵懂狀態,對為何要使用成長記錄袋、自己怎么也可以為自己打分、考試成績居然包括有平時的作業分等問題都會感到茫然不解,教師應盡可能用生動淺顯的語言將他們所面臨的新的評價方式講清楚,樹立學生(尤其是成績暫時不理想的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他們心底里的自我責任感。

筆者當時是用龍應臺的一篇演講辭片斷引發話題的:因為看到一蓬枯萎的、死掉的難看的草在八天清水的滋養下完全復活,“我們”瘋狂地快樂的大叫;而只孤立地看到眼前一把低等植物的鄰居卻不以為然……這就是“過程”的意義。從40分的起點開始努力,那60分展示的就是努力就是進步就該讓我們快樂地大叫;以80分為出發點,70就讓人沮喪了。每個同學的基礎是不一樣的,也許在知識性的評價中成績會暫時不那么理想,但每個同學都可以在自己原有基礎上進步,在態度、特長等其他方面收獲自信,創新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的情感體驗等和學業成績同等重要。

2、  有明確的評價任務與目標。

不是為了收集而收集,而是為了評價,任務與目標必須是鮮明的。如初一階段評價任務可以是“反映學生一學期以來語文學習各方面的努力及進步”,目標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個人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方法,積極參與各種語文實踐活動,加強同伴與家長的評價指導作用,在進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自信……”,明確了這兩點才能避免將成長袋等同于一般的文件夾。評價的任務與目標也必須讓被評價者知道,以促進被評價者的積極配合。

3、            要確定要收集的材料類型。

記錄袋所收集的材料是為評價任務和目標服務的.如根據初一階段的目標及任務我們可以進行以下的資料收集:

評價目標

可收集資料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單元預習表、課堂筆記本、復習歸納本、摘抄本

掌握個人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方法

個人自主學習記錄、小組合作學習記錄

積極參與各種語文實踐活動

綜合性學習記錄、各類練筆

加強同伴與家長的評價指導作用

某些學習實踐中的小組、家長評價

有了這些材料,學生的語文學習態度就不是一個模糊的印象,評價就落在了實處,有據可依了;至于進步,只要有準備性的評價內容(如入學的摸底測試、語文學習基本情況問卷調查),還有一系列的過程性的資料,感受進步是相當容易的。舉廣州市第七中學初一十班的彭雋同學的部分成長紀錄為例:

(剛入學的語文學習情況調查題之一)請向弓老師介紹你最喜歡的一本(一類)書,并簡要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我比較喜歡一些故事書,如世界名著、童話精選等。我為什么會喜歡這一類書呢?因為,我覺得這類書籍里面的內容有一種吸引力,比如你看完了這頁,就會迫不及待地要看下一頁,特別是到了最精彩的地方,你越有這種感覺。而且我還會從這些書中了解到了許多的人生道理與學到了豐富的指示。”

(一個學期后)初入校門,你曾為弓老師推薦過一本(一類)你喜歡的書,通過這個學期的閱讀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收獲?目前你最喜歡的一本(一類)書是什么?

 “這學期以來我的閱讀收獲主要有兩點。第一,我能分清一篇文章的重略了,也就是知道了一篇文章里,哪些是重要的內容,哪些是次要的。第二,我開始懂得去“品味”、欣賞文章中的美詞好句。能分析和理解這個句子為什么寫得這么好。目前我最喜歡的是散文類的書籍。”

又比如她的摘抄開始是比較“散”的,后來就出現了“春”“音樂”等的主題摘抄,所抄文章的作者也由無名的到“春”的主題系列中的張曉風、托爾斯泰、楊朔、契訶夫、秦牧,體現了她摘抄意識的明確化及閱讀品位的提高。

當然,這些目標不一定同時制定,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再分階段。如初一剛入學,目標可只定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指導學生做好這方面的資料收集與整理。

4、            選擇或制定相應的評價工具,分析收集的資料。

評價工具多是評價表,對資料的分析可采用質性和量性相結合的方法。評價工具越明確,對學生的導向作用就越大。

如小組合作探究評價表:

1)學習效果:

組員

堂上測驗成績

主要存在問題(個人填寫)

 

 

 

2)活動反思(各項評議可分為很好、較好、一般、不理想)

組員

參與熱情

學習態度

合作意識

對下次活動表現的一點期望

(同伴填寫)

自評

組評

自評

組評

自評

組評

 

 

 

 

 

 

 

 

 

 

 

 

 

 

 

評議參照表:

 

很好

較好

一般

不理想

參與熱情

主動挑起重擔,積極配合分工,認真完成任務,積極舉手發言。

服從工作分配,完成任務,有舉手發言。

在組員的提醒督促下基本完成任務。

不肯參加小組討論,拒絕接受任務。

學習態度

認真鉆研問題,積極開動腦筋,提出問題并努力尋求解決。

能在組員影響下借助輔導書或現成答案回答問題。

可以旁聽討論,并記下別人的答案。

不關心問題的探究,玩笑對待活動,甚至影響他人學習。

合作意識

尊重他人,協調分工,及時發現自身與他人的優缺點。

能完成自己的任務,回應他人提出的合作要求。

只管完成分配的任務,再不愿多做。

獨攬大權、不服從小組工作分配,或不參加合作探究。

教師應對個人或小組突出的問題給與簡單的評語,并要求個人或小組在下次的實踐活動中加以特別注意。

5、確定給成長記錄袋評分的方法。

為了促進被評價者對記錄袋評價的重視,應給成長記錄袋評分,甚至納入到學生比較重視的學期末考核中。

記錄袋的評分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給記錄袋總體分,一種是資料分項打分。顯然第二種方法比較適合。因為可以借此將我們教師最希望學生重視的內容逐一明確。如我校2002學年初一學生期中考試時,我們就將成績總分定為150分,其中卷面占100分,成長袋內容占50分。而這50分又是這樣分配的:單元預習表10分、摘抄10分、考前復習歸納10分(這三條是根據初一學生必須養成良好的預習、積累和復習習慣而制定的);“漫游語文世界”綜合性學習10分、“濟南的冬天”小組合作學習10分。

如果要參加統考,我們就將成長記錄評價跟學生總評成績掛鉤。為克服學生的僥幸心理,評價的內容不宜過早公布。

 

經過一學年的訓練,學生對自己的學業評價就能更客觀、全面。不僅能注意到知識技能方面,對情感、態度、方法等方面也有了同樣的敏感。如筆者在上學期末的調查表中,設計了這樣一道題:如果要你自己整理上學期的“語文學習成長記錄袋”,你會在里面放入哪些最能反映你的語文學習態度和成果的物品呢?”

初一十班的曾光同學是這樣寫的:

我會放入:1、周記本。雖說周記不是很出色,但畢竟是我初一上學期的作品,以后很有紀念價值。2、系列作文。我的系列作文不算很好,但這是我第一次寫系列作文,我寫的時候是花了很多心血、很多心思的。可以說把我的作文水平發揮到了極限。在我眼中,它是最好的。 3、手抄報。手抄報辦的的確很差,但它是和我初中同學共同完成的,以后看來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

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們已初步具備了全面、綜合評價自己的意識,過程中自己付出的努力、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是比最終的結果更讓他們看重的。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進入這種評價法的第二階段——

(二)自主建袋

這實際上是個發展階段,也是落實“成長記錄袋”評價法最終意義的階段,即讓學生真正成為自我評價的主體,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和提高自我評價能力。

在第一階段,學生已從觀念上理解了要全面評價語文學習的情況,不僅要關注知識技能的發展,也要注重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及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在教師的引導與幫助下,學生可以自主建立“目標成長袋”來進行評價了。

所謂“目標成長袋”應該是由被評價者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學習并自主確定評價目標后,為主動進行的有意義的相應材料收集而設立的檔案袋。

這里筆者認為有幾點是關鍵的:1、要關注被評價者的個體差異,尊重被評價者的主觀愿望,真正實現有意義的學習。什么是有意義的學習呢?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有意義的學習是以學生的經驗特長為中心,以學生的自發性和主動性為學習動力,把學習與學生的愿望、興趣和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有效促進個體發展的意義。這種學習主要具有四個特征:全神貫注:整個人的認知和情感均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自動自發:學習者由于內在的愿望主動去探索、發現和了解事件的意義;全面發展:學習者的行為、態度、人格等獲得全面發展;自我評估:學習者自己評估自己的學習需求、學習目標是否完成等。(參見《人本主義與教學》http://www.pep.com.cn/200304/ca193387.htm

如果某個學生的興趣在閱讀,他就可以建立“閱讀目標成長袋”;某個學生愿望是成為作家,他就應該建立“寫作目標成長袋”; 經常不交作業的同學,他如果想建立“作業目標成長袋”也該予以大加贊賞……

2、對被評價者自主確定的評價目標和評價工具的制定給與適當建議。

“尊重”不等于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自主”也不等于完全拒絕有益的忠告與幫助。評價目標的設立應當是全面而明確的,唯有這樣,才有助于學生明確方向,不斷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自我調整與自我促進。所以,教師應將指導重點放在這一環節上,落實到個人。

如建立“閱讀目標成長記錄袋”,評價目標可以是:

1)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達到新課標要求的閱讀量。

3)充分感受閱讀的快樂,獲得思想及寫作方面的提高。

4)從他人那兒獲得閱讀的方法,與他人分享閱讀的體驗。

5)提高閱讀方面自我反省、自我評價的能力。

如何評價目標的是否達成呢?在學生先認真、深入思考的基礎上,教師可與學生共同探討,如設計讀書卡、撰寫讀書心得與筆記、做好讀書交流的錄音、讓父母觀察自己的閱讀習慣等。

3、過程中要注意加強對學生自我反省的指導。

如果沒有了這一環節,很多“目標成長袋”就會流空。教師應定期提醒學生做好階段的部分內容的評價和反省,如撰寫一定的成長記錄;分享學生的階段進步,給與熱情鼓勵;還可以鼓勵學生將階段作品與父母、同伴交流,讓父母、同伴給與評價。

正因為這是一種有意義的學習,學習者的自我評價能力必然能得到更主動地、更快地發展。可惜由于第二階段的設想還沒有落實到實踐,所以還不能提供更多的例證,筆者將會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探索,論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得評價者得課程
新課改背景下構建新的教學評價體系的嘗試
論文
《小學小組合作學習中評價策略的研究》_季豐之_南通教育博客
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實踐個案
2015年高中體育教學工作總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卫辉市| 丁青县| 苏尼特右旗| 巧家县| 开原市| 长白| 喀喇| 苍南县| 阜新| 巴林左旗| 綦江县| 玛纳斯县| 泰顺县| 稻城县| 牙克石市| 利川市| 靖远县| 宝清县| 江陵县| 贵阳市| 深水埗区| 怀安县| 南通市| 五莲县| 新龙县| 皋兰县| 甘孜| 昌平区| 贡山| 凤翔县| 伊吾县| 锡林浩特市| 南阳市| 年辖:市辖区| 漾濞| 彭水| 博客| 泾源县| 阳东县| 德昌县| 高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