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
色彩的基礎知識
三原色:繪畫色彩中最基本的三種顏色紅、黃、藍,稱為三原色。
這三種顏色本身是無法調制出來的,但它們是調制其他色相顏色的基色。
光源色:由各種光源(標準光源、白熾燈、太陽光、有太陽時所持有的藍色的晝光燈等)發(fā)出的光,光波的長短、強弱、比例性質不同,形成不同的光色,叫作光源色。
合成色:指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融合而成的顏色,有三種合法:混合、重疊、并置。
固有色:自然光線下的物體鎖呈現(xiàn)的本身色彩稱為固有色。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下,固有色會產生微妙的變化,在觀察時成特別注意。
環(huán)境色:指在光照下的物體受環(huán)境影響改變固有色而呈現(xiàn)出一種與環(huán)境一致的顏色。
同類色:同一色相中不同傾向的顏色系列稱為同類色,如紅色系的深紅、大紅、朱紅。橘紅、玫瑰紅等等,都稱為同類色。
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
色相指一種顏色的相貌特征,光譜色中的紅、橙、黃、綠、青、藍、紫以及兩端之色混合成的紅紫,是最基本的八種色相。
純度:指一種顏色的飽和程度,它是由顏色中含灰的多寡決定的,含灰量越少,顏色就越飽和,即純度越高。
明度:指一種顏色的明暗、深淺、濃淡程度,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一種顏色本身的明與暗,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間存在著明與暗的差別。
衡量色彩的三把尺子
色彩美感的三種基本形式
鮮明美:以鮮明的對比色為主的色彩結構可以形成色彩的明朗、艷亮、響亮、刺激、興奮、多樣、燦爛、醒目、濃烈、透明的美感。
和諧美:以調合色為主的色彩結構,可以產生深沉、柔和、微妙、含蓄、穩(wěn)重、沉著、悅目、高雅、樸素、清雅、古樸的美感。
豐富美:各種色彩的微妙變化和合理搭配,產生豐富、厚實、富麗、華麗、耐看的美感。
色調的構建原則
和諧統(tǒng)一、對比變化、主次分明、均衡穩(wěn)定、節(jié)奏明確是色調的構建原則。一幅優(yōu)秀的作品應涵蓋上述幾個原則,單一從色調方面來講,和諧統(tǒng)一是整幅畫面的靈魂。不應出現(xiàn)完全對立的畫面關系,主次分明、節(jié)奏明確即畫面出彩之處,若要畫面能夠打動讀者,應嚴把節(jié)奏、主次這一關,為畫面賦予靈動之魂,讓美穿梭于畫面之中。
對畫面和色調的感受
色調,是一幅畫面中色彩的總體傾向和效果,是多樣色彩配置取得和諧的重要因素。正如音樂一般,無調不成曲,沒有明確的色調,畫面必定混亂。各種不同的色調,讓觀者感受到莊重、生動、活潑、平靜等各種情感的傳遞,這與大自然的色彩給人的心理感受是一致的。如金色的秋天給人以歡樂的情緒,陰冷的冬天給人以灰蒙蒙的感受,陽光給人以振奮的信心,原野給人以恬靜的溫馨。因此,我們必須根據(jù)表現(xiàn)主題和內容的需要對要表達的色調進行選擇。
我們可以根據(jù)色彩美感的基本規(guī)律,拋開光線的約束,以平面的布置方法表現(xiàn)對象;也可完全以畫家主觀的情感需求,大膽地加以提煉、取舍、加工、夸張、變化,著眼于自身的審美視覺,即我們所稱的主觀色彩體系。無論采取何種表現(xiàn)方法和手段,我們都要研究色彩美的規(guī)律,在布局中讓畫面凝聚在一個點上,適當弱化其他地方,使其形成構圖中心,尤其要讓主要形象通過色彩的對比更加突出。當然,這種對比是應該在不破壞色彩協(xié)調性和風格統(tǒng)一性的基礎上適當進行的。
在一幅作品中,色彩之間的明度、純度等各種對比往往是交錯布局的,顏色的輕重、刺激強度所形成的重量感影響著畫面的協(xié)調性。因此,我們必須要注意其相互間的平衡和呼應關系。同時,我們還要注意顏色的節(jié)奏關系,色彩漸變所形成的升調和降調,色相、明暗、強弱的變化,重復出現(xiàn)形成的一種節(jié)奏感,在色彩的畫面布置中應有化繁為簡的意識,這也是現(xiàn)代繪畫追求的一個方向。
藍色調
處理冷色調畫面時,注意畫面中的暖色物體在調性下的協(xié)調關系。組織色稿畫面時,應以畫面大的色彩關系為前提,忽略小的細節(jié),為畫面 色調服務。下圖中靜物組合物體擺放經典、簡潔,利于表現(xiàn),調性明確,可描繪出一幅精彩的色稿作品。
該圖中的物體色彩豐富、和諧,純灰對比強烈。整幅畫面以冷色調性為 主,大面積的冷色襯布主導了畫面的色 調。在處理時,其他物體的顏色應向冷 色傾靠。如主體物陶罐在周圍環(huán)境影響 下呈現(xiàn)冷色傾向;藍色臺布應賦予其一 定的色彩傾向;暖色物體應適當調整顏 色,以融入畫面色調。
該畫面的色調處理明快,用筆放 松、肯定。灰色臺布的顏色整體感強且 富有微妙的變化,使畫面的冷色氛圍更 加濃郁,前后空間處理明確。
畫面中的物體主次有序,視覺中心 集中在陶罐和水果處,陶瓷杯則稍作削弱處理。
綠色調
綠色調的處理對于考生來說較有難度,因稍微控制不好,畫面則會顯得不協(xié)調,顯得尤為突出。如畫面中以綠色襯布主導畫面的色調,其 不應過于沉悶,可適當?shù)奶砑狱S色與藍色的成分中和,使其顏色更加沉穩(wěn)。追求色調統(tǒng)一和諧為主,略微展現(xiàn)畫面的層次和黑白灰關系即可。
主體物為淺色陶瓷茶壺,可著重表現(xiàn) 其質感。淺色陶瓷茶壺表面光滑,受周圍環(huán) 境影響較大,既有冷色成分又有暖色成分, 注意抓住其顏色變化,勿將其孤立起來。
該作者的筆法流暢、松動,畫面色 調統(tǒng)一、自然舒適,體現(xiàn)了作者較強的 繪畫功雇。綠色襯布前面部分透出的黃 色和后面部分的藍色很好地豐富了襯布 的層次,拉伸了畫面的空間。作品手法 概括,簡練,顏色豐富、均衡,冷暖相宜,實為佳作。
紫色調
主體色彩是決定畫面色調走向的主要原因,表現(xiàn)在畫面中即為其他色彩都要以主體色彩為中心展開,依據(jù)主體色的純度、明度調節(jié)其他的色 彩,共同形成統(tǒng)一和諧的畫面色調。下圖照片中的主體色彩為紫紅色,其他物體均選取了相鄰的色彩,組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
這是一幅由不銹鋼水壺、玻璃盤、不 同水果所組成的一組靜物。整體色調為偏暖 的紫色調,調性高雅。黑白灰層次明確,節(jié) 奏感強。難度點在于對畫面氛圍的營造和水 壺的質感表達。
該色稿作品的色調統(tǒng)一、筆法放 松自然、體現(xiàn)出作者深厚的繪畫功底和 敏銳的色彩感受能力。畫面中的顏色互 相穿插、呼應,物體相互間的顏色關聯(lián) 性強烈、統(tǒng)一,如各物體的暗部和投影 等。前后的冷暖關系恰當,空間縱深感強。
紅色調
紅色調是最具有視覺沖擊力的色調,暗示速度和動態(tài),就像紅玫瑰流露出的激情與熱情。它易使人聯(lián)想起太陽、火焰、熱血、花卉等形象, 同時紅色歷來也是我國傳統(tǒng)的喜慶色彩。紅色調總是給人一種大膽、潑辣熱情的感覺。如同熱情的亞熱帶女郎,總是充滿著熱烈、積極、主動、 友好的情感或態(tài)度。紅色調經常采用高純度的色彩搭配,使畫面具有很強的沖擊力。
紅色襯布上的水果處理得很好,既 統(tǒng)一在紅色的襯布里但又明確地可以讓 讀者看出立體感和豐富的顏色變化。
作為主體物的酒瓶雖然固有色為冷色,但由于在紅色調的畫面中便降低了自 身的純度,使得冷色相對地統(tǒng)一在暖色調 的畫面中,瓶身上的反光也反映出了周圍 暖色物體的顏色。
練習
造型
果盤類
水果組合造型
成組的水果表現(xiàn)應注意其透視(近大遠小)和虛實(前實后虛)的關 系,注意水果明度(前面果子明度高,后面則低)和純度(前面的果子顏色 純度高,后面純度則更低)的變化。也應注意其投影顏色的變化關系。一般 水果都是新鮮物體,故純度較高,且色相明確,顏色盡量飽和與鮮亮,讓它 保持干凈,不要用太多顏色進行調和,但要注意水果之間顏色的互相影響。 畫水果采用干濕結合的方法較好,暗部多用渲染方法,筆觸上要大小結合, 把塊面的感覺表現(xiàn)出來。
水果作為練習及考試中最為常用的素材之一,它在畫面中常常以各種形 式出現(xiàn),有成組的水果、單個的水果、切開的水果等等。當以成組的水果出 現(xiàn)在畫面中時,它可以作為畫面的主體,這時候就要注意同類水果的區(qū)分, 分清主次;也可以作為畫面中的副體,常常與果盤(白盤、金屬盤、玻璃盤 等)搭配;當以單個水果出現(xiàn)在畫面中時,從構成的角度來講,作為畫面構 成元素中的點,往往起到豐富畫面、點綴畫面的作用。
各色各樣的水果從造型上與顏色上都不一樣,造型最為簡單的像蘋果、 梨、橘子等等,他們都類似于球體,故我們可以根據(jù)幾何形體中球體的刻畫 要點去塑造,當然還應結合其自身質感的不同去表現(xiàn)(如蘋果的光滑,其反 光比其他水果要強,而橘子的表皮凹凸不平等)。用筆上可用大小不一的筆觸結合去塑造,一般采用干濕結合畫法表現(xiàn)。
左畫中盤子為方形淺色瓷盤,因其自身顏色較淺,故受周邊環(huán)境影 響較大,形成一定的色彩傾向,如盤外的暗部受襯布的影響向冷色靠攏, 而盤內暗部受暖色水果的影響向暖色靠攏,要注意其暗部的通透性,以及 盤子在襯布上的投影應貼切。盤內水果地刻畫應有實虛變化之分,橘子位 于視線最前端且形體最為完整,故它為刻畫的重點,注意其亮部冷色的 表現(xiàn),可使其更加水靈、通透,高光的表現(xiàn)應直接、果斷,使其更富有張 力。
如何處理水果組合:
1、在表現(xiàn)多種水果組合時要歸納各個水果間的前后主次關系,靠前 的要作為重點刻畫,刻畫時要遵循單個水果的表現(xiàn)要領進行。
2、為了拉開空間感,靠前的水果用色純度可以相對較高一些,反之, 越靠后的水果則要灰一些。
3、水果之間的顏色也會互相影響,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4、表現(xiàn)水果組合忌單個塑造,一定要從整體出發(fā),畫面的大關系才 是第一位的。
器皿類
陶罐類造型
陶罐是最為常見的考試內容,但常見的題材并非 是最容易表現(xiàn)的題材,我們在作畫之前,應先了解其 特點。該類物體造型粗獷而厚重,色彩含蓄而穩(wěn)重。 它們的質地又可分為上過釉的和沒上釉的兩種。上過 釉的表面富有光澤,反光較強,高光明顯,表現(xiàn)時要 用色飽滿、濃重;沒上釉的表面較粗植,反光較弱, 沒有明顯的高光,用色可適當干枯些、凝重些。
一般情況下,陶罐會以主體物的形式出現(xiàn),而主 體物的塑造在畫面中起到關鍵的作用,畫面質量的高 低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主體物的精彩程度。
器皿和水果類為主體的組合是最為常見的組合類 型,這類物體在平常的練習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該類 型的搭配既是我們學習色彩的起始點又是走向高度不 可或缺的過程。器皿的形狀和質地不盡相同,它們具 有很好的觀賞性和表現(xiàn)力,也最能體現(xiàn)畫者塑造的能 力,需要對其進行精細的刻畫。水果的塑造對于用色 純、灰變化和筆觸都有較高的要求,水果塑造的成功 與否將直接影響到畫面的精彩程度。
蔬菜類
蔬菜類為主題的組合是考試中最為常見的主題。 常考到的蔬菜都是我1l]平時生活中常見的:土豆、白菜.辣椒、 多十、洋蔥、小青菜等。蔬菜的形體通常比較復雜,要學會概括物體的形。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要結合臨事、寫生、默寫,在訓練中觀察其各自的屬性特征。蔬菜色彩較鮮明,造型較生動 , 作畫時要區(qū)別各部分之間色相的變化。 要把蔬菜的新鮮、柔嫩感表現(xiàn)出來,用色要相對純、l爭,暗部要透明故不宜過重, 用筆用色要結合蔬菜的形體屬性。
在表現(xiàn)時要注意各個物體前后主次關系,靠前的要作為重點刻畫, 刻畫時要遵循単個蔬菜的表現(xiàn)要領進行, 但不可忽略其與周邊物體的聯(lián)系。
表現(xiàn)時要注意多種蔬菜組合時要歸納各個蔬菜之間的前后主次關系,靠前的要作為重點 刻畫,刻畫時要遵循單個蔬菜的表現(xiàn)要領進行,但不可忽略其與周邊物體的聯(lián)系。為了拉開 空間感,靠前的蔬菜用色純度可以相對較高一些,反之,越靠后的則要灰一些。蔬菜之間的顏色也會相互影響,這一點要特別注意,表現(xiàn)蔬菜組合忌單個塑造,一定要從整體出發(fā),畫面的大關系才是第一位。
成組的蔬菜表現(xiàn)時應注意透視(近大遠小)和虛實(前實后虛)的關系,注意同類蔬菜色的純度(前面的西紅柿純度高,后面純度則低)的變化以及物體間形體特征。
還應該注意其投影的顏色變化關系。一般蔬菜都是新鮮物體,故純度較高,且色相明確,顏色盡量飽和與鮮亮,讓它保持干凈,不要用太多顏色進行調和,但要注意物體之間顏色的互相影響。畫蔬菜采用干濕結合的方法較好,暗部多用渲染方法,筆觸上要大小結合,把塊面的感覺表現(xiàn)出來。
蔬菜類是我們日常練習及考試的常客,該類物體常常與陶罐、酒瓶等搭配在一起,它的作畫與水果類有一定的共性,但細節(jié)之處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刻畫時應反復斟酌后再進行表現(xiàn)。 蔬菜種類繁多,且形狀各異,色彩變化豐富。初學者往往愿意畫水果而不愿意畫蔬菜,原因在于蔬菜形狀不規(guī)則或構成復雜,塑造難度大。所以刻畫蔬菜時,‘‘形”的作用至關重要,
準確地造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用色的不足。
蔬菜一般純度較高,畫蔬菜的大忌在于‘‘艷”。特別是西紅柿和綠色的蔬菜放在一起時一定要注意相互的協(xié)調性,同時將其統(tǒng)一于色調之中。
水果篇
從照片到完成(一)
把握畫面中的色彩關系
把握畫面的色彩關系,觀察方法很重要。
第一,觀察靜物的時候要學會整體去觀察,有對比地去觀察整幅照片,而不是從一開始就關注局部。
第二,在繪畫的時候需要觀察畫面,在畫面中尋找自己所需要的色彩因素,這時就需要作者的經驗積累以及色彩修養(yǎng)來檢驗畫面,色彩經驗的積累以及色彩修養(yǎng)就需要平常對優(yōu)秀畫面及優(yōu)秀畫冊的閱讀和臨摹。
一幅好的畫面首先色調要統(tǒng)一,就像音樂一樣,畫面需要一個總的基調在里面,就如這幅
畫面,畫面的主導顏色為黃色,那么,作者就需要使其他顏色服從于黃色的基調或和畫面的顏色進行協(xié)調,使之形成一種和諧舒服的畫面關系。
其次,要注意畫面里面色彩的對比關系,比如,色彩的色相對比、冷暖對比、純度對比 以及色塊大小的對比等各種對比關系。
1、這是一組由不銹鋼桶、藍邊白瓷盤、蘋果、葡萄、桂圓、 草莓、高腳杯等不同物體組合的靜物組合,該組靜物色調統(tǒng)一, 黑白灰關系強烈,物體的擺放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
2、觀察照片的黑白灰關系,通過黑白灰照片來觀察這組靜 物的黑白灰明暗關系,不難發(fā)現(xiàn),畫面中灰層次非常豐富, 黑層次在畫面中分量較少,但是位置非常講究,主要集中在 物體暗部的地方,注意把握物體的量感。
3、第一步起稿:起稿的時候,用筆要肯定、清爽,大致概 括出物體所在位置和比例,交待出主體物與其他物體之間的 穿插關系,注意水果的朝向和大小變化,最后簡單交代物體 的暗部位置,為后期塑造做鋪墊。
4、第二步鋪色:分析畫面的冷暖構成,我們要在大關系上 控制畫面的氛圍,冷色調的主體在主觀上稍作處理。視覺中 心上的物體要控制得當,抓住明暗關系和虛實關系的對比統(tǒng) 一。襯布和背景要注意虛化、弱化,在色彩傾向的把握上, 注意襯布和背景在明度上與視覺中心有所區(qū)別,形成對比, 突出主體。
5、第三步初步塑造:在大色調鋪好的基礎上,開始塑造物 體,壓重物體的暗部,提亮亮部,可從主體物入手,同時注 意物體和襯布之間的關系。
6、第四步深入塑造階段:在作畫過程中占據(jù)了極其重要的地 位,雖是老生常談,但也不能不重視。'形色結合’’是塑造的 重點,也是色彩中較為難以掌握的,可見其重要性,主要包括 細節(jié)的刻畫、質感的塑造和空間感的塑造能力。從刻畫的細節(jié) 上來說,要處理好單個物體的體積感,把握好主體物近景、中 景、遠景的距離和順序,處理好襯布質感與整體色調。
1、這是一組由淺色茶壺、菊花、玫瑰、白色方形瓷盤、蘋果、梨子、高腳杯、小金橘、小西紅柿等不同物體組合的靜物組合, 該組靜物色調統(tǒng)一,黑白灰關系強烈,物體的擺放具有較強 的表現(xiàn)力。
2、用黑白照片的方式來分析靜物組合中的黑白灰關系,拉 開畫面的明度關系,使層次明確,黑白灰節(jié)奏感變強。畫面 中的重層次集中在花束的暗部,殼層次主要集中在白色茶壺 和果盤處,其他物品處于不同的灰層次中。注意區(qū)分好他們 的顏色變化,以及他們與周圍物體的聯(lián)系。
3、第一步起稿:用簡潔的線條勾勒出物體的大致位置,確定 畫面的構圖為典型的三角形構圖。用筆可略微帶出物體的明暗 關系,確定好物體的位置以及桌面和背景的位置。
4、第二步鋪色:首先確定背景和襯布的固有色,組織好畫 面的色調關系,該組靜物為暖紅色調;其次把物體的固有色 交代出來,注意水果的顏色鮮亮,變化豐富,固有色各不相 同。
5、第三步初步塑造:初步塑造物體的體積感,把握好畫 面整體的灰白灰關系,豐富物體的暗部層次,掌控好主體物近景、中景、遠景的距離和順序,處理好襯布質感與整體色調。
6、第四步深入塑造:整幅作品構圖上平衡穩(wěn)重而錯落有 致,使畫面富有節(jié)奏感。以器皿為主體物的訓練,作者充分 把握了畫面中物體的造型特征,形體準確,用色恰當本分, 邊緣線放松。在黑白灰關系上拉開了層次,冷暖的處理對比 統(tǒng)一,深入塑造上細節(jié)刻畫主次分明、松緊得當,背景與襯 布烘托氛圍,明度對比和繁簡對比很好地表達了空間縱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