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嘉峪關訊(宋喜群 胡天莉)近年來,嘉峪關市把構建新的養老服務體系作為實現社會“穩定器”和公平“調節器”的重要途徑,在2012年成立嘉峪關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專門負責辦理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業務,建立養老服務信息平臺,關懷老人,幫助老人。
嘉峪關市居家養老服務是“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倡導個人(老人們自己)是養老的第一責任人,家庭(即親屬和子女)是養老的重要責任人的新的養老觀念。
目前,嘉峪關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登記居家老人1.78萬人,占60歲以上老年人的52.8%,完成登記的老年人只要撥打服務電話,便可在家里享受到家庭保潔、生活照料、餐飲服務、健康管理、心理疏導、精神慰藉、緊急救援、法律援助等養老服務。另外,服務中心還加盟了服務組織15家,其中家政類7家,餐飲類8家,為老服務從業人員達850余人,每月為居家老人提供養老服務超過5萬人次,2016年平均每天服務達到1708人次,截止2017年5月,服務訂單已達到257萬單。
嘉峪關市將居家養老服務以關心高齡、身體狀況和生活自理程度較差的老年人為重點,分為A、B、C三類,給予450-900元不等的服務和餐飲補貼。其中年齡大、體力弱的890名老人,實行定期打包、親情式養老服務,對身體狀況相對較好的1.7萬名老人,則采取申請式服務,由老人自主選擇服務時間、服務項目。
嘉峪關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主任張智榮表示,老年群體在嘉峪關市市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中做出了杰出貢獻,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開展是對他們做出貢獻的回饋,也進一步在全市彰顯了敬老、養老、助老的社會風尚。
高紹蘭是嘉峪關市五一社區的一位居民,家里面只有她和老伴兩個人,孩子們都外出工作不在身邊,她作為隨軍職工來嘉峪關已經50多年了,和老伴也都在酒鋼工作過。她說自己老伴享受居家養老服務已經三四年了,服務中心不但提供免費午餐還專門派人來打掃衛生,老伴住院時也報銷了一部分的費用,給自己“幫了很大忙”。
“無論是居家養老還是養老服務,都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也都為我們嘉峪關創建文明城市做出了貢獻。”張智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