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十三杰”。“人數呂布,馬數赤兔”,呂布的武藝天下第一,方天畫戟的戟法和箭法都是絕技,大概沒有疑問吧。虎牢關前,劉關張三英戰呂布,才把他打敗,他和曹操爭山東,曹軍出動了包括典韋,許禇在內的六員大將才把他打跑。在當時單打獨斗沒人是他對手,是不是和李元霸一樣?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威震華夏,十八條好漢里,數他名氣最大。他“溫酒斬華雄”,白馬坡“斬顏良,誅文丑”,十八條好漢中中有三人是被他殺的,“過五關斬六將”就更不用說了。所以他應該排名第二。
馬超是將門虎子,獅盔獸帶,白馬銀槍,除了兵器不同,是不是和裴元慶差不多?他十七歲出世,討伐李傕,郭汜就一戰成名,反西涼連敗曹軍十二員大將,后來和許禇,張飛有兩場有名的惡戰,略勝許禇,和張飛打了平手。該排第三。
典韋是最早跟隨曹操的虎將,他掌中一對短戟,背插二十四把小飛戟,打山東時單騎救曹操,用飛戟射殺了多名呂軍騎兵,十分精彩。戰宛城被胡車兒偷走了對戟,掄起兩個敵人當大錘使,還是逼得張繡軍不敢靠前,保了好色的曹操一條命,可惜自己死于亂軍之中。他的和雄闊海都是都是為了救人,獨擋追兵而死的,我就排他第四。
趙云應該是名氣僅次于關羽的名將。他一出世就和文丑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敗,最出名的是長坂坡七進七出,殺了曹軍名將五十多員,從此憑了掌中長槍,背插青鋐劍,天下聞名。曹軍中和張合齊名的高覽也是死在他的槍下。中年時隨劉備征漢中,一身是膽,晚年隨諸葛亮北伐,還力斬西涼五虎,作了一輩子常勝將軍。他和武云召都使槍,我把他排第五。
龐德是西涼名將,使刀,跟隨馬超時就很厲害。最出名的就是水淹七軍時和關羽的大戰,關羽原以為很輕松就能殺了他,結果不但沒討著便宜,還被他射傷了。就憑這一戰,他也應該排第六吧!他和伍天錫一樣,都是有勇力而又不怎么討人喜歡的類型。
也許是小說作者的有意貶低,江東名將不多,無論如何“小霸王”孫策要算一個。他使槍,年輕時剛出世就能單手夾死敵將,勇力可佩。他和羅成一樣,都是帥哥型的名將,也都英年早逝,我就把他排在和羅成一樣的第七位。
老將黃忠,雖然排在五虎上將的最后,其實是蜀漢軍中立功最大的人,因為他在定軍山戰役中寶刀斬了夏侯淵,除了他,還沒有任何人能殺那么高級別的曹軍名將(箭傷不算)!他和楊林都是老將,就排第八。
徐晃使開山大斧,出道時和許禇打了個平手,曹操愛惜他,又怕許禇傷了他,可能覺得他比虎癡稍差。他率軍第二次救樊城,關羽知道他的武藝不如自己,想砍了他,可是手臂箭傷未愈,戰了八十合不分勝敗,說明他也夠可以的了。最后死于孟達的冷箭。說不上他和魏文通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排個第九吧。
董卓的大將華雄在汜水關前大刀連斬數將,殺得十八路諸侯聯軍膽寒,連袁紹都后悔顏良文丑不在,無人能勝華雄。最終他是被關羽用近乎偷襲的方法斬了的。此人也應該在十八人中算一個吧,排第十。
太史慈也是江東英雄,使槍,十八人里江東至少該占兩個吧。甘寧夜襲曹營雖勇,但好象缺乏和名將單挑的經歷,還是讓位給他吧。何況他和孫策神亭交手,最終打到肉搏都不分勝負,孫策排第七,排他第十一不過分吧。
第十二是魏延,姜維兩個人,模仿秦瓊和尉遲恭(有的版本是秦瓊和單雄信)。姜維是諸葛亮的繼承人,曾和晚年的趙云打成平手,趙云夸他槍法與眾不同。魏延更是蜀漢名將,刀法出眾,僅次于五虎上將,他還不服黃忠。劉備信任他,不讓張飛當漢中太守,而把守衛漢中的重任給了魏延。他腦后有反骨,最終由于杰傲不馴被殺,真和單雄信相仿。
最后說“四猛”,張許顏文四人,一支丈八蛇矛,兩口大刀,一支鐵槍,都是一流猛將,都是蠻不講理的打法,他們的武藝和那十三人中相應的人很難說誰高誰低(比如說關張就不好比)。我就把他們歸到“四猛”里面吧。 如果說非要談“四絕”的話,那就不是武藝的范疇了。我認為叫“五絕”:孔明之“智”,關羽之“忠”,貂蟬之“美”,曹操之“奸”,還有華陀醫術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