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技先學理,理不明則義不通,義不能則技不精,《原國家乒乓冠軍莊則棟格言》。
啟功先生之議論:書法不是時間加數量,而是準確的重復。楷書要當行書寫,行書要當楷書,寫行草要準確到位,字的架構比筆畫更主要。
書法:是以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來表達作者精神美的藝術。后傳入日本朝鮮等國。它的基本要求有:一 是使用柔軟的毛筆,二是書寫形象豐富的漢字。“書法”原指作字記事之技藝。書法依附于文字內容而存在,而后書體漸多,技法日精,文字的書寫,點畫篇章之間,氣韻蘊藉,風神薈萃,足以表達出作者的性格,感情,趣味,素養,氣質,思想等精神因素,遂為一門獨立的的藝術。唐張懷璧《文字論》曰:“深識書者,惟觀神采,不見字形”。“文則數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
書法的三要素:筆法、筆勢、筆意:(一)筆法,要熟練地執使毛筆,掌握科學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筆法,墨法等技巧。(二)筆勢,妥當地組織好點畫及點畫之間,字與字間,行與行之間的呼應關系。(三)筆意,要求在書寫中表現出書寫者的情趣,氣度和人品,筆法,筆勢是書之技法。筆意是書之本旨。元趙孟頫曰: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
書道:道,理也,即規則原則。將書法藝術理解為一種陶冶性情的一種手段;通過書法的實踐來抒發和調節作者的情感,提高個人的品德素養,探索和理解人生的意義,是為“書道”。
書學:指以書法藝術為對象的理論研究學科。
筆法:指寫字點畫用筆之方法。是合理的手指、腕、肘、及肩臂部生理動作和書寫工具毛筆相配合,相適應而形成的,是經過千百年來人們無數次實踐而總結出來的規律。筆法即指,用筆,大凡筆法,備于“永”字。
執使轉用:“執”,指執筆。“使”,指運筆;“轉”指行筆的轉折呼應;“用”指點畫結構安排。唐孫過廷《書譜》云:執為長短淺深,使為縱橫牽掣。轉為鉤還盤紆,用為點畫向背。
執筆論:執筆歌云:學者欲問學書法,執筆功能十居八, 未聞執筆之真傳,鐘王學盡徒茫然。
一管分為上中下,真書小字靠下攏, 行書大字從中執,草書執上始能工。 大指中指死力掐,圓如龍睛中虛發, 食指名指上下推,亦須著力相撐插。 禁指無用任其閑,手背內坎半朝天, 始能沉著堅而實,個中精力悟通玄。 筆管上向懷中入,下截筆鋒向外出, 腕力挺住不須搖,轉運全在肘力熟。 懸腕懸肘力方全,用力如抱嬰兒圓, 勿令偏窄貼身邊,總之執筆功期遠。 緊要著力力無淺,古人有言良不誣, 抉破紙兮撮破管。
指法,指主執筆,腕主運筆,兩者配合恰當,方能合理用筆。
五指執筆法:擫、押、鉤、格、抵。
撥燈法:撥燈四字法,推,拖,橪,拽。推,運指之法,名指從右平推至左,橫畫起勢用之;從下直推至上,直畫起勢用之,又小指亦推名指過左。
拖,運指之法。謂五指一起用力向下行或右行。
橪,運指之法。謂手指捏筆管圓相搓。謂兩指索之相接續也。唐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橪抹復桃”。 橪者,用筆之機也。蓋作字貴手結構,結構具矣,字形貴活,字形活矣,又在點畫等活。惟橪筆言知其妙,如戶樞之轉。
拽:運指之法。亦作“曳”與“拖”相似。
術語:掌法:“指實掌虛”“腕平掌豎”
腕法:運腕,懸腕,枕腕,提腕。運腕指主執筆,腕主運筆。
用筆指寫點畫時使用毛筆的基本原則。這是書法的最基本的技法。如:起筆須“逆入平出”,行筆須“疾筆澀進”收筆須“無垂不縮”“無往不收”。
筆力:藝術之力,藏頭護尾,力在字中,用筆之力,亦在于力;用于力,筆死矣,指實臂懸,筆有全力。
筆鋒:有兩義(一)指筆毫之尖鋒。筆欲鋒長勁而圓,長則含墨,可以運動,勁則剛而有力,圓則妍美。(二)指字畫之鋒芒。運筆時,筆之鋒尖有正用,側用,順用,逆用等各種不同方法。(筆鋒有)“中鋒、側鋒、藏鋒、露鋒、實鋒、虛鋒、全鋒、半鋒”等八種。又云:中、藏、實、全,只是一鋒;側、露、虛、半,亦是一鋒。作字之法,先使腕靈筆活,凌空取勢,沉著痛快,淋漓酣暢,純正自然,不可思議。能將此筆正用、側用、順用、逆用、重用、輕用、實用、虛用,擒得定,縱得出,遒得緊,拓得開,渾身都是解數,全仗筆尖毫末鋒芒指使,乃為合拍。用筆有偏鋒、正鋒、搭鋒、折鋒、藏鋒、回鋒諸法,握管不直不緊,鋒乃偏出,偏則疲必露骨,肥必純肉。故惟握管緊直,則筆尖在字畫中行,既不輕佻,亦不懈怠。
至若搭鋒,宜用于橫、直、點、撇、搭法如蜻蜓點水,一粘即起。
折鋒宜用于轉,策,挑,遷,使外圓內方,,藏鋒而無俗態。回鋒而后有余研。然而橫、豎與點利用實回;撇、捺與鉤利用虛回,此不可不辨也。
正鋒,即中鋒,,正鋒全在握管,握管直則求其鋒側可得也。握管袤則求其鋒正不可得也。鋒不正不成畫,畫不成,字有獨成者乎?
中鋒,用筆法之一,作書時,將筆之主鋒保持在字畫中間,謂之“中鋒”為使點畫圓滿歷來書家多主張“筆筆中鋒”。因筆鋒在點畫中運行時,墨水須筆尖流注而下,均勻滲開,達于四面,點畫也就無上重下輕,上輕下重,左重右輕,左輕右重等缺點,“中鋒”乃書法之根本筆法。
藏鋒,用筆之勢,特須藏鋒,鋒若不藏,字則有病,病且未云,能何有焉?
藏鋒以包其氣,露鋒以縱其神,藏鋒高于出鋒,亦不得以模糊為藏鋒。
筑鋒,筑,搗也,筑鋒意似藏鋒,而筆力大于藏鋒,藏鋒之力多虛,筑鋒之力較實,
出鋒,指露出筆鋒之收筆動作,亦稱“露鋒”
縮鋒,收筆處略冊頓衄回縮之動作,不出鋒而呈禿出狀。
抽撥,抽筆與撥筆,兩者意義基本相同。均指寫“人”“入”“尺”等字之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