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撫養費糾紛
案號:(2021)蘇02民終1048號
審理法院: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件類型:民事
文書類型:判決書
裁判日期:2021-03-30
審理程序:二審
數據來源:普通案例
(案例來源于裁判文書網,均為化名,個案沒有指導效力僅供學習研討使用)
甲女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乙男支付其2019年5月、6月、8月、9月、10月的生活費1萬澳元(每月2000澳元*5個月)及2019年3月份學費18420澳元、8月份學費18552澳元、2020年3月份學費15132澳元,合計62104澳元,按照匯率,折合人民幣合計293370元。
乙男與乙女原系夫妻,兩人生育一女甲女。
2013年9月26日,乙男與乙女協議離婚,雙方在《自愿離婚協議書》中關于子女撫養約定如下:“女兒由女方撫養,男方支付撫養費至女兒大學畢業,撫養費由以下部分組成:(1)每月支付5000元生活費,于每月12日前打到指定的建設銀行……(3)在此期間,女兒接受教育所需要費用全部由男方承擔。(若需出國學習,產生的生活、教育費用由男方承擔)。……”甲女現已成年,就讀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離婚后,乙男支付甲女生活費到2019年4月份,學費支付到2018年。
乙男為證明其經濟狀況發生變化,提供如下證據:1、工商銀行信用卡的交易明細,證明其經濟收入情況,其目前依靠借債度日,拆東墻補西墻。2、A公司的工商信息,證明其是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該公司現處于吊銷狀態。3、抵押貸款信息,證明其抵押了房屋用以貸款30萬元,現在還在還貸。4、租房合同,證明目前房屋由其父母在居住,其在外租房,每月租金700元。5、住房信息查詢證明,證明其名下只有一套房屋(面積56.65平方米),其父母均沒有房產。6、工商銀行取款單。證明2018年乙女起訴其追償權糾紛一案[案號(2018)蘇0211民初7029號],經法院主持調解,雙方達成協議,其于2019年5月1日前一次性支付乙女墊付款97377元。后其未履行,乙女申請法院執行,其2019年7月24日向姐姐借款8萬元用于支付上述款項。7、A公司的納稅申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及其工資表,證明該公司正常經營的時候,其收入還可以,能夠負擔起撫養費,現在公司倒閉了,沒有負擔撫養費的能力了。
甲女認為上述證據不能反映乙男的經濟狀況。
訴訟中,甲女申請凍結乙男名下35萬元銀行存款或查封相應價值的其他財產,通過財產保全,法院凍結了乙男名下的50922.38元存款。
又查明,該院2018年10月30日受理乙女起訴乙男追償墊付的撫養費糾紛一案,經法院主持調解,乙男于2019年5月1日前一次性支付乙女墊付款97377元。后乙男未按約支付,乙女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乙男于2019年7月25日付清上述款項。
還查明,乙男作為法人或股東的公司有: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其中A公司于2019年6月27日被吊銷,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B公司于2020年4月14日注銷,C公司于2012年5月17日吊銷,D公司也已注銷。
一審法院認為,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條對“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界定為,尚在校接受高中及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對于成年子女因教育、生活、醫療等事項而支出的相關費用,父母雖然沒有法定的支付義務,但法律并不禁止父母自愿為成年子女承擔教育費等相關費用。本案中,乙男與乙女在離婚協議中就女兒讀大學及出國的費用負擔有過約定,雙方應從子女利益出發來履行撫養義務。雖甲女已經成年,但根據乙女與乙男的離婚協議,乙男應繼續承擔出國的費用,況且甲女目前的學業具有特殊性,如果中斷,可能造成的損失更大,故乙男陳述甲女已經成年,不應承擔撫養費的抗辯意見,不予采納。 撫養費的確定既要考慮子女的實際需要,又要考慮父母的實際負擔能力。當一方確實無力按照判決或者協議給付撫養費時,可以請求減少或免除。從乙男提供的證據來看,其對外有貸款、借款,投資的公司均已注銷、吊銷。另外,乙男提供的姐姐工商銀行取款單,擬證明其2019年7月24日向姐姐借款8萬元用于支付乙女追償墊付撫養費糾紛一案的執行款,而該款于2019年7月25日執行到位。從時間和借款金額上來看,具有一定的關聯性。而甲女并未進一步舉證證明乙男的經濟狀況,可以看出乙男目前的負擔能力有所下降,應適當減少撫養費的金額。同時考慮到甲女現已成年,系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且目前出國留學接受的教育是大學高等教育,并非高中及以下學歷教育。接受高等教育屬于對自身的智力投資,直接受益人是其自己,成年子女應為自己的預期可得利益作出相應的付出。綜上酌定乙男支付甲女2019年5月、6月、8月、9月、10月的生活費及2019年3月份、8月份、2020年3月份學費合計20萬元。 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三十六條第二款、第三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條之規定,判決如下:一、乙男于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十五日內支付甲女2019年5月、6月、8月、9月、10月的生活費及2019年3月份、8月份、2020年3月份學費合計20萬元;二、駁回甲女的其他訴訟請求。乙男上訴請求事實和理由:1、一審法院經多次庭審調查,業已查明其目前公司倒閉、失業、二年多無任何收入,其已對甲女的留學費用盡了全力,現其靠舉債、銀行抵押貸款等維持最低生活,一審不應當判決其再支付20萬元的留學費用。2、其認為本案并非撫養費糾紛,而是留學費用糾紛。甲女辯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請求維持原判。二審法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規定,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本案中,乙男與乙女在離婚協議中就甲女出國學習產生的教育、生活費用約定由乙男負擔。一審法院考慮乙男目前的負擔能力,適當減少撫養費的金額,酌定乙男支付20萬元并無不當。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雖然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的規定,“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但法律并不禁止父母對“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之外的子女自愿或通過約定的方式承擔撫養義務,雖甲女已經成年,但根據離婚協議,乙男應繼續支付撫養費至甲女大學畢業,本案案由確定為撫養費糾紛并無不當。 綜上,乙男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判決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已經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分別對應的法條為:第一千零六十七條、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第一千零八十五條。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父母的撫養義務和子女的贍養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第一千零八十四條【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離婚后子女撫養費的負擔】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條對應的法條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四十一條 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可以認定為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規定的“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