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詩人林立的唐代,會寫詩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詩寫得好的人也是一抓一大把。小編相信大家隨口就能說出來幾位唐代的大詩人,例如李白杜甫,賀知章王維等人。在《全唐詩》中,這些大詩人的名作不止一篇,且大家都能隨口背誦幾句。今天小編要說的,可不是大家都熟知的這些詩人,而是在《全唐詩》中只存有兩篇詩稿的一位詩人——張若虛。
張若虛其人,在現存的史料中記載并不多。表字不詳,名號不詳,生猝年份也不得而知。那么為什么今天小編要講他呢?因為,在《全唐詩》中他僅存了兩篇詩稿,其中一篇名為《春江花月夜》的長詩,被譽為“孤篇壓全唐”。
根據《舊唐書·賀知章傳》所記載,張若虛在中宗神龍年間(約公元705至707年)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等人以文詞俊秀馳名于京都。且與賀知章、張旭、包融等三人被稱為“吳中四士”。
關于史料中張若虛的記載只有寥寥幾筆,在唐代,他似乎沒有詩集傳世。從唐至元,他的《春江花月夜》幾乎無人重視。根據史學家程千帆先生的考證,現今所存的唐代文學作品中,除了這兩首詩之外,均無見他的詩作,在由唐至明的二十余種詩話里,也無一提及到他。
隨著后來時間的流逝,人們慢慢看到了《春江花月夜》其詩的描寫細膩,清麗開宕。在初唐詩風的轉變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聞一多先生曾評價其道:“是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他的另一首《代答閨夢還》也被聞先生視為佳篇。
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節選幾句《春江花月夜》中打動人的句子:“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這樣動人心魄的句子,小編覺得,大家可以去看看全詩,感受一下這篇被譽為“孤篇壓全唐”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