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研究所做了個懶人廚房妙招的征集,本以為會發現很多花里胡哨的廚房神器。
但沒想到的是,呼聲最高的竟然是一個過氣選手——「電飯鍋」。
不僅是我們的讀者老物新用,在其他社交平臺上,電飯煲也肉眼可見地在翻紅。
為啥在空氣炸鍋、烤箱、早餐機……等等一眾廚房新貴的圍攻下,電飯煲還能如此經久不衰?
因為它真的永!不!閑!置!
上至三層小別墅,下至宿舍出租屋,電飯煲永遠都有用武之地。
保底功能是蒸米飯,其余功能可以說上不封頂。
隨便一搜,都是上萬點贊的電飯鍋菜譜。
圖片來源:小紅書
關鍵是,它真的稱得上一句「懶人神器」。
用電飯鍋做飯,和把大象放進冰箱一樣,只需要分三步——第一步把食材處理好,第二步放進去,第三步按下煮飯鍵。
不用翻炒、沒有油煙,其余的鍋碗瓢盆全都省了。
大受震撼的我們請教了電器專家,發現電飯鍋原來真的已經悄悄進步了,今天就展開講講。
后文還有 10 道超簡單的「電飯鍋食譜」,廚房小白也能輕松復刻,一定記得「收藏」!
低調進化的電飯鍋
能做的事遠不止做飯
—
曾經的電飯鍋,確實只是個無情的蒸水機器。
最早的機械式電飯鍋,比起普通的鍋來說只是多了一個開關。而這個開關的唯一作用就是,測試到鍋內溫度上升到 103°-104° 時,直接跳閘。
這個過程中,機械式電飯煲的工作就只是不停加熱而已。與其說是煮飯,不如說是在蒸發水分。
而現在的電飯鍋,哪怕是很便宜的基礎款,也已經遠不止是能煮飯這么簡單。關鍵的升級點在于——安裝上了控溫和感溫原件,整個煮飯過程變成微電腦控制。
微電腦的引入,將米飯成熟的整個過程精細地分為四個階段:預熱吸水、快速升溫、保持沸騰和燜飯保溫。
市面上大部分的具有控制面板和功能選擇的電飯煲,都是這個類型。
而這 4 個階段不止對于米飯適用,對于絕大部分食材都是很受用的。
預熱階段讓食材吸收更多水分和料汁,口感豐盈;快速升溫讓食材迅速煮熟,保持沸騰相當于小火慢燉;保溫階段則起到燜燒的作用。
有幾個菜經得住這樣煮,還不好吃的?!
更別說電飯鍋做好的菜,不僅多汁又入味,還營養又健康。
電飯鍋的烹飪溫度一般都能穩定在 100 多度,不會像煎炒一樣容易溫度過高而導致營養的流失。智能的溫控功能,也不容易糊鍋,產生致癌物質。
關蓋燜煮,可能有效保存食物中的水分。而且電飯煲的內膽都是不粘鍋材質,不容易粘鍋,還可以少放油。
省事、實用、還健康,電飯鍋,簡直就是鍋中暖男。
方便快手一人食
一個鍋搞定全程
—
多少人的飯點日常都是這樣:想好好吃飯不想點外賣,但又懶得大張旗鼓動用一大堆鍋碗瓢盆。
做飯洗碗忙活 2 小時,吃飯 20 分鐘的痛,誰懂?!
而電飯鍋,幾乎就是最簡單又不將就的一人食神器!從煮飯到做菜,全程一個鍋,不需要煎炒炸煮,一個按鍵搞定所有工序。
米、面、餅,喜歡吃哪種主食套餐,電飯鍋都能搞定~
簡易披薩
1、吃剩的面包片切片,打兩個雞蛋拌勻。
2、倒入刷了油的電飯鍋中,加入番茄醬、芝士碎、焯過水的胡蘿卜、玉米粒。
3、煮飯鍵 15 分鐘,一個簡易版的披薩就做好了!
還可以加蝦仁、菠蘿、午餐肉、培根。
喜歡吃什么口味都可以 diy ,十拼披薩不是隨手就來!
番茄肉醬面
1、兩個番茄、半個洋蔥、兩瓣蒜切丁,和意面一起放進電飯煲里。
2、加一坨豬肉碎進去、放點醬油,有的話還可以加點番茄醬。
3、加水,意面和水的比例大概 1:2,煮飯鍵 30 分鐘左右。
沒有番茄醬可以不放,多切點新鮮番茄進去就行。
基本不用調料,就能做出很還原的番茄肉醬口味!
窩蛋肥牛飯
1、先把米飯煮上,就可以腌肥牛了。撒上黑胡椒、澆點生抽、料酒拌勻,腌 10 分鐘左右入味。
2、米飯煮好后,放入金針菇和腌制好的肥牛,燜個 10-15 分鐘。
3、燜熟后打入雞蛋,再燜個 8 分鐘左右。
4、調一碗簡單的醬汁,2 勺生抽、1 勺蠔油、1 勺糖、2 勺清水,均勻地倒上去,最后的精華操作是撒上一把蔥花。
很日式的肥牛飯口味,濃郁的醬汁搭配金針菇和肥牛,鮮香撲鼻~
代替電壓力鍋
燉硬菜軟爛又入味
—
當然,電飯鍋不止能小打小鬧,也是能扛起一桌硬菜的。
我們熟悉的硬菜大戶——電壓力鍋,其實就是帶壓力的電飯鍋。只是比起電飯鍋,壓力鍋多了一個承壓裝置,可以承受更大壓力、能將食物加熱到 100 度以上,軟爛得更快速。
家里沒有壓力鍋的,或者請客吃飯菜很多壓力鍋被占著的時候,電飯鍋都能頂上!
糖醋小排
1、焯水后的1斤排骨,加調料拌一拌。料酒2勺、生抽4勺、老抽1勺、紅糖2勺、醋2勺、水3勺、大蔥2段,生姜2片。
2、電飯鍋選煮飯模式,中間還可以開鍋再拌一拌。
3、開蓋收汁,撒點芝麻點綴一下,糖醋小排就做好了。
外皮干香焦脆,里面鮮嫩多汁,醬汁粘稠,邊吃邊嗦手指~
東北一鍋燉
1、排骨焯水去血水,可以丟兩片姜進去去腥。加入兩勺生抽、兩勺料酒、一小勺糖、幾顆八角和花椒、香葉等香料。再切點蔥姜蒜進去,拌均了腌 15 分鐘。
2、腌好的肉連著醬汁一起倒進電飯鍋里,加水沒過肉,就可以關上按煮飯了。
3、豆角、土豆、粉條、玉米等,都可以切點,肉煮好后放進去,再按個快煮就夠了,出鍋前加鹽。
一鍋就可以把肉、菜、主食都燉了!
肉會燉得非常軟爛,配菜也能入味,玉米的香甜味沾染了蒸鍋的食材~喜歡顏色深一點的還可以上點老抽。
鹵味
1、雞蛋煮熟剝殼、雞腿肉花刀后加料酒焯水(也可以換成雞翅、雞爪,但記得都提前焯水);海帶節、腐竹洗干凈備好,也可以換成豆腐干、藕片之類的,看你喜歡~
2、準備大料:鹵料包(超市買現成的,別自己配,太貴了)、干辣椒、香蔥一小把、姜蒜若干;準備料汁:黃豆醬 1 勺、生抽 4 勺、老抽 2 勺、蠔油 1 勺、料酒 1 勺、冰糖若干,加點水攪拌攪拌。
3、除了不經煮的素菜,其他材料全部倒進電飯鍋,加水沒過食材即可。電飯鍋煮飯功能 50 分鐘開煮。
4、50 分鐘結束后,打開電飯鍋把素菜放進去,再煮個 15 分鐘,齊活兒!
煮完了也可以繼續放在鹵湯里泡會兒,會更入味,開蓋的那一刻簡直了……香味直撲鼻腔深處!
一次可以做一大鍋,吃不完的用盒子分裝起來放入凍室,隨時拿出來解饞。
燜雞
1、雞清洗干凈后放進盆子里,倒入料酒,生抽,抹上黑胡椒,給雞做個靈魂按摩~姜切片塞進雞肚子,腌個 15 分鐘左右。
2、電飯煲鍋底薄薄地刷一層油,切姜片鋪一層,把腌好的雞和腌料全部倒進去,按下煮飯鍵!
3、喜歡吃辣的可以等煮好后,切幾段小米辣扔進去,悶一分鐘再出鍋。
很正的黃燜雞米飯那個黃燜雞的味兒~
肉質又嫩汁水還多,撕著吃不要太爽,不吃皮的話還是非常低卡的一道菜!
廚房小白也不翻車的
傻瓜式甜點
—
廚房小白最不敢碰、翻車率也最高的,非甜點莫屬。
研究所輕易也不敢教大家做甜點,但是用電飯鍋做這幾道甜點實在是太、簡、單、了!
任何一個人沒試過我都會傷心的 ok?
自制藍莓醬
1、一小盒新鮮藍莓,洗干凈后戴上一次性手套瘋狂捏碎。一定要用手捏,真的很解壓~
2、一小勺糖、一大勺淀粉,再加三勺水攪勻。喜歡甜的可以多放點糖,喜歡酸口的可以減量。
3、把藍莓碎湯湯和淀粉糖水一起放進電飯鍋,煮飯功能 15 分鐘后,就會變成濃稠甜香的果醬啦。
用來蘸吐司片一絕,9.9 元藍莓做出來的量抵外面一瓶 29.9 的,又省了一筆。
草莓醬、蔓越莓醬都可以自己做,果香超級新鮮。但是沒有添加防腐劑所以保質期不長,建議盡快吃完噢!(其實這瓶只活到了第二天早上,太好吃了被光速吃完)
奶茶
1、茶葉加上紅糖一勺和白糖一勺,放入電飯鍋里,翻炒成坨。
2、加入牛奶 500 毫升,保溫鍵5分鐘。一鍋香濃奶茶就做好啦~
外面的奶茶實在糖太多了,饞奶茶的完全可以自己做。
步驟超簡單,不用守在鍋邊煮,溫度也很可控,控糖的還可以考慮用代糖~
糖栗
1、洗干凈的 500 克板栗,表面切十字。
2、倒入電飯鍋中,加糖 15 克、油 20 克和清水半碗拌勻,煮飯模式煮到自動跳。
電飯鍋的糖栗受熱很均勻,還不粘鍋!
又香又面,做一鍋抱著在家看電影,真香啊~
雖然電飯鍋做菜已經算很傻瓜了,但也不是全無槽點。最容易翻車的一個問題就是——米飯容易夾生。
原因一般是水放少了,或者食材堆得太多了,導致受熱不均。
如果你家電飯煲是比較傳統的底盤加熱式的,功率也比較小,那建議就多放點水,食材的量稍微克制一下。煮完跳到保溫模式后,不要著急開蓋,再多燜一會。
當然,現在很多電飯鍋也進行了自我提升,有不少都是 IH 電磁加熱的。
什么意思呢?傳統的電飯鍋,只有底盤加熱,其他部分的熱量要靠底盤傳導過去。而 IH 電磁加熱的電飯鍋,就像一個碗狀的加熱設備,不止鍋底加熱,鍋身的部分也可以加熱。整體加熱會更均勻,食材多放點也不容易夾生。
有的款價格也不貴,如果你家電飯煲正好該換新了,也值得嘗試一下。
現在廚房小家電的種類越來越多,但如果要投票一個永不閑置的愛用榜單,我一定投電飯鍋一票。
畢竟它從不挑選家庭條件,上至大別墅下至小單間,它都只占著一小塊地方任勞任怨,插上電就開始嘟嘟嘟。
只要是租過房的人,誰沒有被咕咚咕咚的電飯鍋火鍋治愈過呢?
而且對于真正的廚房懶人來說,多用任何一個鍋碗瓢盆前都是要仔細思量的,能少洗一個是一個。而電飯鍋從做飯到吃飯,全都可以在一個鍋里解決,用完幾下就刷干凈了。
一機多用、操作傻瓜、用完好洗,活好事又少的電飯鍋,真的很值得一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