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0=18的新一代BA.5病毒傳播力有多強?被稱為“最糟糕變異株”!
連日來,多地再現本土疫情,西安、北京新發疫情中,感染者病毒基因測序接連指向了傳播力更強的奧密克戎BA.5.2分支。病毒發生變異是最可怕的,這樣會導致防控難度加大。根據了解,北京西安在4天內新增了29例陽性感染者,隨后就開啟了最嚴厲的防疫措施。因為引發西安疫情的病毒是新冠病毒的新變種——毒株BA.5,它也被認為是目前傳播力最強的毒株。據悉,這種新毒株的R0值高達18.6,超過了人類有記錄以來傳播能力最強的病毒麻疹。有專家表示,因為BA.5強大的免疫逃逸能力,即使接種疫苗,也無法避免感染,但是,接種三針疫苗仍能有效減少感染從而降低總感染人數,同時能夠大幅降低重癥率和死亡率至0.1%以下。而在美國,一項研究也再次刷新人們的病毒的認知。據最新報道,美國一患者感染新冠長達471天,病毒在體內變異3次。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轉化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所長埃里克 · 托波爾(Eric Topol)是長期關注新冠疫情的醫學專家,他坦言: “BA.5是我們迄今所見過的變異株中最糟糕的版本。它使已經廣泛存在的免疫逃逸達到新的水平,并且增強了感染性,遠遠超出了我們此前所見到的奧密克戎變異株。”下面這張圖的抗原分布距離圖,可以估算不同病毒之間的差異。我們可以看到最右邊的BA.4 和BA.5和以前的病毒(方框內的類型)已經差距極大。即便和方框內靠右的BA.1和BA.2,也已經有了很大的距離。這意味著二件事:1、以前的病毒產生的抗體對BA.4和BA.5幾乎沒有效果;2、BA.4和BA.5與原來的原始病毒比,幾乎是一種新病毒,而病毒的變異速度還在不斷加快。7月6日,陜西新增報告本土確診病例3例,無癥狀感染者1例,均在西安。此前,7月2日至7月5日,西安4天新增29例感染者。為了盡可能讓社會靜下來,減小社會流動性,快速找出潛在的風險源,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西安宣布自7月6日0時起,全市實行7天臨時性管控措施。5日,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基因測序結果顯示,引發此輪疫情的毒株均為Omicron變異株BA.5.2分支。該病毒分支來自境外,但源頭尚不明確。 相比其他流行的變異株,如導致年初我國本土病例激增的BA.2傳播速度更快,傳染性強。 不排除后續會出現新的傳播鏈條,引起社區續發傳播風險高。根據西安的通報,目前發現的陽性感染者絕大多數與廢品回收人員或其相關人員有關,陽性感染者多數有共同工作、共同居住的接觸史。6日舉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北京市疾控中心實驗室對7月5日通報的感染者1至3的標本進行基因測序,結果顯示病毒均屬于奧密克戎變異株BA.5.2分支。基因序列比對結果顯示,3例感染者與北京市現有及既往本土病例、本市境外輸入病例序列同源性低,為不同傳播鏈。綜合流行病學調查及基因測序結果,初步考慮本次疫情為輸入病例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自去年12月以來,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已成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流行毒株,隨著奧密克戎變異株持續進化演變,世衛組織于在今年5月18日將6種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亞分支列為“監測中的關切變異株進化分支”,包括BA.4、BA.5和BA.2的4種亞分支。5月30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英文周報介紹中國已發現首例由境外輸入的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BA.5感染者。周報介紹,該病例于4月25日從烏干達出發,26日在阿姆斯特丹轉機,27日在韓國首爾轉機。這名患者已在中國和烏干達接種了4劑次的新冠病毒疫苗。確診后,這名患者被轉運至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接受治療,康復后于5月12日出院。5月13日,該患者的鼻咽拭子樣本(4月29日采集)接受了基因組測序,其結果顯示,這名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奧密克戎BA.5變異株。BA.5的基因序列首次上傳于2022年3月15日,來自于南非2月25日采集的一名患者的鼻咽、口咽拭子。與BA.4一道,BA.5變異株引起了南非近幾周來的疫情增長,并在3個月內傳播至其他19個國家。據報道,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轉化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所長埃里克 · 托波爾(Eric Topol)是長期關注新冠疫情的醫學專家,他坦言: “BA.5是我們迄今所見過的變異株中最糟糕的版本。它使已經廣泛存在的免疫逃逸達到新的水平,并且增強了感染性,遠遠超出了我們此前所見到的奧密克戎變異株。”據科技日報報道,業內專家表示,除了傳播速度更快、病毒載量更高,奧密克戎變異株新分支BA.5相較于奧密克戎以往的變異株出現了入侵肺部、具有很強免疫逃逸能力的新情況,或將提高重癥率。一位免疫學者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仍會再一次感染BA.5,此外,BA.5對肺功能的影響增大,必須密切關注。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醫學中心副教授李克峰解釋,之前的原始毒株能夠利用肺泡細胞有而上呼吸道沒有的蛋白入侵人類的肺部,增加重癥風險,奧密克戎BA.1失去了這個能力,大多感染上呼吸道,而BA.5又找回了這個能力,“重拾”肺部感染。據海外網援引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紐約頻道報道,耶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美國康涅狄格州一名癌癥患者感染新冠病毒長達471天。在這段時間里,病毒在他的體內變異了三次。報告稱,他們在對新冠病毒變體的定期監測中,發現康涅狄格州出現了B.1.517變異毒株,而這種變體在世界各地已經消失了很久。通過追蹤,研究團隊找到了一名60多歲的淋巴瘤患者。該患者于2020年11月首次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直到2022年3月的檢測結果都呈陽性。“在最初診斷后的471天內,患者的新冠檢測結果一直呈陽性”,報告補充稱,這名患者具有傳染性,在這段時間基本都具有高病毒載量。除了長時間感染,這一研究團隊還注意到,隨著時間推移,新冠病毒在患者體內迅速變異,甚至出現了三個不同的新變體。報告稱,新冠病毒在這名患者體內的變異速度可能是在普通人群中變異速度的兩倍。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7月5日說,截至2日一周內,美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中,70.1%由變異毒株奧密克戎BA.4和BA.5亞型所致。路透社援引美疾控中心數據報道,在全美確診病例中,BA.4和BA.5所致病例占比分別為16.5%和53.6%。在截至6月25日的一周里,這兩種新亞型所致病例占比超過50%,而5月初這一比例僅為1%。《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本月5日報道,過去一個半月以來,美國日均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0萬例左右,但鑒于BA.4和BA.5亞型傳染性強、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無癥狀感染者比例較高,不少人認為真實數字或遠高于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