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為什么很多媳婦都不喜歡婆婆?這位寶媽說出了大實話,你也是嗎?
莉莉和前夫復婚了,就在自己的“前婆婆”去世后不久。莉莉和老公是大學同學,畢業后就結婚了。老公的爸爸是一個政府部門的領導,在當地頗有威望。莉莉的娘家在外地,父母也只是普通的農民。從莉莉結婚的第一天,婆婆就沒有拿正眼看過她。婆婆覺得兒子娶個這樣的農村丫頭,簡直是太委屈了。
莉莉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三歲多了。婆婆每天晚上都會讓兒子帶著孫女,到自己這邊的家里來吃飯,兒媳婦不準來。老公夾在中間,也只能左右為難。后來,家庭矛盾總是不斷爆發,婆婆甚至動手打了莉莉的耳光。莉莉說:“我婆婆從心里就瞧不起我,讓我怎么去喜歡她?”
婆婆和媳婦,似乎就是天生的一對“冤家”。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婆媳矛盾,不僅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因為婆媳矛盾離婚的夫妻也有不少。
為何中國的婆媳關系那么難處?無非是這四個原因,媳婦也該反省!
1、大家、小家,界限不清。
琳琳的閨蜜們聚在一起,話題總是離不開吐槽自己的婆婆。大家就很好奇,為什么琳琳從來都不抱怨自己的婆婆?琳琳說:“我和婆婆沒有矛盾,不外乎一點,就是我們之間的界限非常清楚,我們從來都不依賴她。婚房是我和老公按揭買的,婚后不用她帶娃,婆婆不用為我們付出什么。相聚的時間很少,見面也都比較親切,遠香近臭嘛!”
琳琳和婆婆的相處看似很冷淡,其實也是不錯的,最起碼彼此都覺得還很舒適。其實大家不難發現,越是住在一起的婆媳,越容易爆發矛盾。有的媳婦需要工作,孩子需要婆婆來帶。有的是婆婆離不開兒子,雖然兒子已經娶了老婆,也還對他的生活橫加干涉。還有的就是,年輕人在經濟上依賴公公婆婆,也容易出現家庭矛盾。
2、觀念不同。
萌萌興致勃勃地回到家里,今天商場打折,她買了好幾件衣服。回到家里,萌萌一件件試穿給老公看,非常高興。她試完衣服去了廁所,回來一看,衣服全被扔到了地上。
萌萌氣得嗚嗚直哭,婆婆還不斷地數落:“你哭什么,我就是故意的。我早就看不慣你了,天天亂花錢。我兒子掙錢多么辛苦,卻被你揮霍了。你自己的衣服都要我兒子洗,飯也不會做,我兒子你娶這么個媳婦真是倒了霉了。”
老年人消費觀比較傳統,看不慣年輕人亂花錢。尤其是婆婆看見兒媳婦花錢,更是恨得咬牙切齒。因為她覺得家里錢都是兒子掙來的,兒子掙錢養家不容易,當然希望兒媳婦可以勤儉持家。有時候雖然媳婦花的都是自己掙的錢,但是每當媳婦買東西,婆婆還是心疼得不行。
3、家庭氛圍的影響。
玲玲結婚后和婆婆的關系很不好,婆婆一氣之下回了老家。玲玲孩子沒人看,家務活也沒有人干了。玲玲說:“從小自己的媽媽就經常抱怨奶奶。所以在心里就覺得,婆婆就是壞人,對她心存芥蒂。現在想起來,婆婆在家里的日子,還是更輕松一點。”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媽媽和奶奶發生矛盾,最好不要影響到孩子。媽媽總是給孩子灌輸奶奶不好的思想,將來孩子處理婆媳關系的時候,也會效仿媽媽的做法。不管是誰對誰錯,總是發生矛盾對誰來說,都不是好事。
4、男性角色的轉換。
媛媛的老公是個典型的“媽寶男”,不管什么事,都要去問問他媽媽。結婚后,雖然家里也給他們買了婚房,但是他就是不肯搬走。天下雪了,媛媛想讓老公送自己去上班。婆婆趕緊出來阻攔:“路這么滑,太危險了,你還是打車吧!”媛媛想讓老公干什么活兒,婆婆都不愿意,哪怕是倒一杯水。
在很多婆婆的眼里,兒子始終是個孩子,應該被自己和別人照顧。當兒子結婚后,婆婆不能把兒子的角色轉變成別人的丈夫。媳婦嫁給老公,可不是想找一個“巨嬰”來伺候他。媳婦和婆婆對待這個男人的角度,完全不同,很容易就爆發矛盾。
“婆婆不是媽”,在和婆婆相處的時候,彼此互相尊重,才能構建溫馨和平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