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物屬性上來說,區別非常微小,大概只有不到0.01%的區別。但二者的人生成就肯定大不相同,這些不同,關鍵就在于認知上的差異。人對自己能擁有什么樣的天賦、出身,都是沒辦法選擇的,這看起來很不公平。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天賦、出身這些東西,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隨機的,就像抽簽一樣,抽到什么就是什么,這恰恰也是自然界中最公平的事情。人沒辦法改變天賦、出身,但可以改變認知,認知是我們可以在后天改變或者提升的,為數不多的核心實力之一。處于底層的人,能憑借高水平的認知,向上進階;處于上層的人,也可能會因為認知水平的低下,出現階層倒退的情況。當然了,從底層向上攀登,難度會大得多,因此對認知水平的要求也很高。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把人的認知從低到高,大致分為了五個層次,分別是感官認知、情緒認知、邏輯認知、利益認知、規則認知。有人對這些概念還是沒法理解,這里我再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一下:你坐在樹下,從樹上掉了一個蘋果下來,落到你的頭上。你一看,這個蘋果又紅又大,看起來很美味,口水直流。于是三下五除二就吃掉了蘋果。第一個干這事的人叫夏娃,偷吃禁果后被逐出了伊甸園。現實中大部分的小孩子,以及少部分的成年人,都處于感官認知這個層次。你坐在樹下,從樹上掉了一個蘋果下來,落到你的頭上。你被嚇了一跳,非常生氣,心想,我是招誰惹誰了,連蘋果都欺負我!為什么全世界都在針對我?想著想著,你竟然委屈地哭了起來,一整天都在難過和生氣。你坐在樹下,從樹上掉了一個蘋果下來,落到你的頭上。雖然是很平常的現象,但你還是陷入了沉思,蘋果為什么會落下來,而不是飛到天上或者別的什么地方,是什么導致了這一現象?這種思考,讓你在很久以后,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你坐在樹下,從樹上掉了一個蘋果下來,落到你的頭上。你想到這個地方盛產蘋果,賣相好,味道佳,售價也低,如果能拿到別的地方去賣,一定能占領市場。如果銷量好的話,還可以大批量采購,這樣跟當地果農長期合作,成本又能降低,利潤非常可觀。你坐在樹下,從樹上掉了一個蘋果下來,落到你的頭上。你是來視察的,當地的發展不好,主要是農業經濟單一,你希望通過發展蘋果產業來改善,把果類種植、采集、加工、銷售各個環節打通,招商引資,制定各種優惠措施、政策,打造一個蘋果之鄉。這叫什么?這叫規則認知主導行為,通過制定規則來實現目標。這幾個例子很簡單,但大體上能反映出人的五種不同層次認知的區別。現實中,不同層次的認知并不是互相孤立、排斥的,而是互相重疊、交叉影響。判斷一個人的認知層次,關鍵在于看主導他的行為的,是哪一個層次的認知。越是底層的人,越是傾向于用感官認知、情緒認知來應對、處理事情;越是上層的人,越是傾向于用利益認知、規則認知來應對、處理事情。越是擅長用利益認知、規則認知來應對、處理事情的人,越容易走到更高階層;越是喜歡用感官認知、情緒認知來應對、處理事情的人,越是容易滑向社會底層。當然,這里默認的一個點是,擅長利益認知、規則認知的前提是有良好的邏輯認知基礎。以上講的是認知的“知其然”,也就是知道認知就是這么回事兒。但知其然只是認知的開始,認知的提升還需要知其所以然、知其如何然,否則知與不知,也就沒什么區別了。那么,我們如何提高自己的認知層次,讓自己盡早地脫離感官認知、情緒認知,向更高層次的邏輯認知、利益認知、規則認知進化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