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心、嘔吐是胃內容物返入食管,經口吐出的一種反射動作,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惡心、干嘔和嘔吐,但有些嘔吐可無惡心或干嘔的先兆。任何疾病只要影響到胃,使胃失和降、胃氣上逆,都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其主要癥狀表現為胃部不舒服,隨后就開始感覺惡心。妊娠嘔吐是指婦女懷孕時出現的惡心、嘔吐癥狀,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但情況嚴重時我們還是要去看醫生。
中脘穴
位置: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中點處。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平躺,按摩者用拇指或中指按壓中脘穴約半分鐘,然后順時針方向按摩約2分鐘,以局部感到酸脹為佳。
功效:治療腹脹、腹痛、腹瀉、反酸、惡心、嘔吐、便秘等。
天樞穴
位置:肚臍兩側約三橫指寬處。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臥,按摩者用拇指或中指按壓天樞穴約半分鐘,然后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以局部感到酸脹并向整個腹部放散為佳。功效:治療腹痛、腹脹、便秘、腹瀉、痢疾、月經不調、痛經等。
巨闕穴
位置:位于腹部,左右肋弓相交之處,再向下約二橫指寬處。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臥,按摩者用食指或中指按壓巨闕穴約半分鐘,然后順時針方向按摩約2分鐘,以局部感到酸脹并向整個腹部放散為佳。
回功效:治療惡心嘔吐、打嗝、吞酸、腹瀉、胸痛、心痛、心煩、驚悸、健忘、胸悶氣短、咳逆上氣等。
脾俞穴
位置:背部,第十一胸椎旁開二橫指寬處。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臥,按摩者兩手拇指按在左右兩脾俞穴位上(其余四指附著在肋骨上),按揉約2分鐘,或捏空拳揉擦穴位30~50次,擦至局部有熱感為好。
功效:治療惡心、嘔吐、腹脹、腹瀉、便血、黃疸等。
局部按摩
按摩者用手掌從被按摩者前胸正中向下平推至腹部。同時讓被按摩者配合,意想呼氣時隨手法把氣送至小腹,此為降逆止嘔法,反復做20次。然后按摩者雙手掌并列平放于被按摩者前胸正中,從中間向胸部兩側做抹法,反復20次。在其腹部重復20次。
內關穴
位置:手臂內側中間,腕橫紋上約三橫指寬處。
按摩方法: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用拇指或食指點按內關穴約1分鐘,以酸脹感向腕部和手放散為佳。
功效:治療嘔吐、呃逆、胸悶、胸脅痛、失眠、心煩、心悸、心絞痛、胃炎、胃潰瘍、中暑、偏頭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