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羅漢之名,源自「五百羅漢赴王母宴酒醉,羅漢折鐵羅漢栽活」的神話傳說。
一如其名,以剛烈濃郁的品性立足烏龍茶江湖數百年。
另有傳說稱鐵羅漢是武夷山最為久遠的名樅,清代的郭柏蒼在《閩產錄異》中記載:“鐵羅漢為武夷宋樹名,葉長?!笨梢婅F羅漢早在宋代就已經相當出名。
傳說,武夷山慧苑寺有一僧人名叫積慧,擅長茶葉制作技藝,他所采制的茶葉清香撲鼻,醇厚甘爽,啜入口中,神清目朗。寺廟旁邊四鄰八方的人都喜歡喝他所制得茶葉。他長得黝黑健壯,身材彪大魁梧,像一尊羅漢,鄉親們都稱他為“鐵羅漢?!?/p>
有一天,他在蜂窠坑的巖壁間隙,發現一顆茶樹,那樹冠高大挺拔,枝條粗壯呈灰黃色,芽葉毛茸茸又柔軟如綿,并散發出一股誘人的清香氣。他采下嫩葉帶回寺中制成巖茶,并請四鄰八方前來品茶,大家問:“這茶叫什么名字?”他答不上來,只好把經過講出來。大家聽后一致認為,茶樹是他發現的,茶是他制的,不如就叫它鐵羅漢吧。
梵音裊裊,佛陀羅漢,腳踩蓮臺踏月而來。鐵羅漢原產于武夷山市慧苑坑內之鬼洞。鐵羅漢干茶色澤綠褐油潤帶寶色,條索粗壯緊結勻整,乍看似水仙。香氣濃郁悠長;湯色清澈艷麗呈深橙黃色;滋味順滑,濃厚鮮活,巖韻特強;葉底軟亮勻齊,紅邊帶朱砂色。
作為武夷傳統四大名叢之一,鐵羅漢盛產期在四月中旬。相傳宋代已有鐵羅漢名,為最早的武夷名叢。
由于鐵羅漢樹長在巖石間,使得它的成分及滋味特別,從元明以來為歷代皇室貢品。其單叢加工,成為品質特優的“名叢”。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藝特制而成。成品鐵羅漢香氣濃郁,滋味醇厚,有明顯「巖韻」特征,飲后齒頰留香,經久不退。
鐵羅漢聽起來是一副錚錚鐵骨的硬漢形象,喝起來卻感覺與它外表不符。
一泡好的鐵羅漢巖茶,口感是很難用文字來表達詮釋,其給人的感覺是很大氣、暗香悠幽。滋味醇厚、給人似有一股茶氣暗涌,喝下去以后喉部會有往上冒氣的感覺,喉韻中香味、甜味和叢味、沉香及藥香兼具,且耐泡。
有人形容鐵羅漢茶的霸王柔情:“沉穩且婉轉,厚重且樸實。”像是有一把梳子在茶湯中來回梭著,茶越來越細膩。茶色也由原先琥珀般的醇,漸漸澄澈起來,香氣含著果木燃燒后的烘焙溫情,一點點游離出來,竟然可以在夜色中明亮起來。”
又有茶友言:“巖茶鐵羅漢最奇特的品飲體驗,呼吸之間,疏淡幽遠的香氣慢慢地從鼻腔中被感覺發散出來,口齒之間也全沁著香氣,而這香氣好像是自己發出來的,仿佛你自己的身體里開出了一樹白色的花?!?/p>
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
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