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究風水命理,對于天地的敬畏與信仰一直影響至今。開國預測國勢幾乎成為了歷朝歷代約定俗成的習慣,不管預測準確率是否能一一應驗。
而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大清入關,年輕的順治帝苦于各地反清起義頻繁,政權不穩固,就請了一位大師來為清朝的興衰語言。而大師開口只道了22個字,后來的歷史無一不驗證了這精辟的預言。
“我身不殘,國祚不滅。十帝在位九帝囚,還有一帝在幽州。”這神奇的22字是否真的滿打滿算地囊括了大清百年之歷史,未蓋棺定論前尚值得拭目以待。
1616年,后金政權建立,1636年,皇太極更國號為大清。1644年皇太極親率精銳軍隊攻下前朝國都——北京。,從此山河易主,清朝取代了明朝。皇太極死后葬在了東北地區,這也是大師的預言中“還有一帝在幽州”的含義所在。此后,文字獄、遷海令、剃發易服等政策陸續出臺,為了整頓朝堂清除前朝余孽叛亂,又大規模屠城,人口凈減三分之二。
1681年,康熙二十年朝廷平定三藩之亂,迎來了大清王朝繁榮發展的高潮,開啟了“康乾盛世”。盛世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任帝皇的治理下維持了百年。1796年,白蓮教起義爆發,“康乾盛世”畫上句點。
十九世紀,由于思想禁錮、盲目自大,清王朝開始漸漸衰落,下坡路走得“順風順水”。1860年,林則徐虎門銷煙,列強竟以此為借口發動鴉片戰爭,這場短暫而傷亡慘重的戰爭以大清落敗告終,自此,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而滿清卻如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兒任人魚肉任人宰割。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在其黃昏之年里過得無比慘淡難堪。
在清王朝這段慘淡的歲月里,清王朝的第九位皇帝光緒帝因主持“戊戌變法”,與慈禧太后的政見相悖,而被囚禁了長達十年,這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變革以失敗告終。可見,大師的“十帝在位九帝囚”再次被歷史驗證。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權,建立民國。見證了這一刻的是清朝的最后一位末路皇帝——宣統,宣統罹患生殖障礙,算得上半個殘疾之士,而當年大師預言“我身不殘,國祚不滅”,正是應驗于宣統,若皇帝身有殘疾,王朝命數盡。
大師的預言就是這樣被一一驗證,連現代科技也無法解釋的現象,不得不讓我們為之時刻保持一種敬畏之心,哪怕不齒于封建迷信,也由不得凡俗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