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舟少年志中,小甲魚和蘇琳娜他們要前往昆侖山尋找西王母,那么昆侖山到底是一座什么樣的山呢?
昆侖山,原名昆侖丘,又名昆侖虛,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山,為萬山之祖,亦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人文始祖伏羲的王都。《山海經·大荒西經》:“西王母穴處昆侖之丘。”“西王母”的稱謂,始見于《山海經》,因所居昆侖丘,故稱西王母。《山海經》中的形象則是:“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在道教中地位極高,在中華道教形成和發展中,一直是很重要的角色。
顧頡剛先生將昆侖山分為先秦典籍記載神話中的昆侖丘和漢后地理上認證的昆侖山兩個方面:記載于《山海經》《淮南子》等先秦文獻中的神話傳說中的天柱昆侖山即陽城析城山;而漢后地理上認證的昆侖山為青海一帶的于闐山(昆侖山脈)。
古代典籍中的昆侖丘位于古冀州,因山體呈碗狀又稱宛丘;因傲立于群山,像一個柱子通向天空又稱天柱;因對應北斗星,又稱璇璣玉衡;因傳為天帝下都,并盛產玉石又稱玉京山。據史籍記載,伏羲于昆侖丘王天下,考察星象推演出太極八卦;晨考日出造六峜,制定出八個節氣,并由此指導農耕;又制定婚喪之禮;建立太皞部落;將古人從蒙昧推進文明的行列,是中華文明的人文始祖,所以說昆侖山在華夏文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