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名的菜系向來有 “四大”、“八大”之說,“四大”者,蘇、魯、川、粵,“八大”者,再加上湘、徽、閩、浙——戲稱之為“四小菜系”。所謂“小”,只是相對于“四大”而言。
以杭州菜為代表的浙菜的興盛有兩大原因:一是宋室南渡,帶來了歷史悠久、昌明繁盛的中原飲食文化。二是浙江杭嘉湖平原的經濟自南宋以來日益發達,作為大運河漕運的起點,歷元、明、清三朝直到民國年間,都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也是城市文明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餐飲業就此擁有了穩定而廣大的市場。
閩菜的成就更多得益于清代的八旗駐防制度。以福州菜為代表的閩菜,同樣名列八大菜系,以擅制山珍海味著稱、巧烹海鮮見長,講究淡雅、鮮嫩、醇和、雋永,刀工巧妙,湯菜考究,調味奇特,風格細膩,開宗立派,獨踞一方。
湘菜地位的確立得益于湘軍大勝太平軍。“湖南菜”詞條,名列八大菜系的湘菜,常用煨、燉、臘、蒸、炒、煮、燒、熘、烤、爆等技法,注重刀工火候;菜肴濃淡分明,口味講究酸、辣、軟嫩、香鮮、清淡、濃香。
所謂“徽菜”,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就是安徽菜,狹義指的是徽州菜,也就是現在皖南黃山市轄區的傳統菜肴。向以烹制山珍野味、河鮮見長,選料嚴謹,火功獨到,原汁原味。(戴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