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明強
最近,兒媳給孫子買了個陀螺,小家伙玩得很起勁,這種彈夾式陀螺,只要在發射器上一按,裝在彈夾上的陀螺,就會自動彈出,陀螺在地板上會旋轉很久,停了,重新裝入彈夾接著玩。
我小時侯,玩具少,常自己做陀螺玩。用一小段硬圓木,把底端削尖的地方,鑲上一顆鋼珠,一個簡單的陀螺便做成。再配上一個鞭子,我用鞭子上的繩子,在陀螺上一圈一圈繞起來,振臂一甩,陀螺就會在平坦的地面上,歡快地旋轉起來,陀螺在旋轉的過程中,你只有一鞭鞭抽打旋轉的陀螺,才能使陀螺旋轉的更快、更有美感。
陀螺是小朋友們比較喜歡玩的玩具,我們常用陀螺進行比賽,誰的陀螺旋轉的快、時間長,誰就贏。陀螺,又叫“旋骨頭”,你越抽它,它就會轉得越快,旋轉得越漂亮。鞭子抽累了,陀螺跟著放慢了旋轉的速度,開始搖搖晃晃,東歪西倒,直到停止。
在我孩提時的眼里,陀螺只是個玩具而已。成年后,我才真正明白,其實,我們每個人就像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每天忙忙碌碌,生活、工作的壓力,就像一條無形的鞭子,在狠狠地抽打著你,迫使你不停地旋轉,也正因為有這樣的忙碌,生活才變得充裕,人生才會更加絢麗多姿。
歲月亦因為在忙碌中的旋轉,才完成了春夏秋冬的交替,在春天里播種,在夏天里成熟,在秋天里收獲,在冬天里除舊醞釀;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間在為生命而忙碌,為忙碌而旋轉,卻又從來不會在旋轉中失控,迷失方向而亂了方寸。
舉起鞭兒使勁抽,陀螺就會高速旋轉,從不跳躍,轉速越快,越精彩迷人。而人就不同了,人在忙碌中,一定要掌握好旋轉時的技巧,調整好旋轉速度,人不像陀螺,陀螺倒了可重來,人卻不行。
我有一個年輕時的朋友,是個典型的“陀螺”,他給自己的人生目標定位很高,一定要擁有名、利,包括更多的財富,他自己給自己施壓,每天忙于快節奏的旋轉之中,結果,目標達到了,身子骨卻散架了。
我家住28樓,每天早上高峰時鳥瞰樓下,街上來往的汽車排成了幾公里長,非機動車道上,黑壓壓全是奔跑的電瓶車。每天看著看著,眼前出現了一組神奇的畫面,他們在匆匆吃完早餐后,從家里旋轉而出,開著私家車、電瓶車,路上偶爾會有刮擦、碰撞,但他們顧及不了語言與身體上的交流,便又匆匆旋轉向各自的工作崗位。
眼前為何會出現這么一組畫面?迷茫時,我常覺得自己非??尚Γ磺逍褧r,覺得每天的工作就像一個陀螺,轉啊轉,轉的慢了,沒有工作效率;轉的快了,會感覺頭暈目眩,身體很累,工作中的旋轉速度,一定要把握精準。為了工作和生活,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像陀螺一樣,不停地旋轉,假如哪一天旋轉的速度放慢了,也許已經退休了。
童年的陀螺,當下的人生,人就是在忙碌中不停地旋轉,但一定得像陀螺,旋轉時腳踏實地!